这是一本投资小白或没有金融背景的人也可以读的投资书。为什么呢?首先,这本书的作者也和你一样,没有金融背景,年仅14岁从小学毕业,因为偶然的机会进入股市,而本书的观点全是他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的经验;其次,它没有特别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投资过程中的案例像故事一般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他在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如果你是小白,完全没接触过,那这些交易经历,就是给你提前打了预防针;如果你已经涉足股票投资,你就会发现,那些你在投资中遇到的疑惑或者踩过的坑,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最后感叹一句:原来如此。
初入股市你要做什么?
图片来自wangluo对于站在股市大门外面观望的人来说,想要踏进股市的第一步要做什么呢?文章的作者告诉你,他是通过读报价器,并通过记录报价器的涨跌,慢慢得出股价波动的规律,进而预测涨跌的方向,为了验证他的预测,从此踏上了他的投资之路。所以第一步,作者告诉我们的是培养自己的“读盘”能力。即,“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迟到很久。”
大神就不会踩坑吗?
图片来自网络你以为投资大神都不踩坑的吗?那你就错了,大神之所以成为大神,就是因为他踩的坑太多了,才成就了大神。他可以赢钱赢到投机行拒绝接待他,也会输到负债累累宣告破产,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继续投资的决心。从书里你可以看出他踩的坑不仅多,还很深。
投资策略是不是很难掌握呢?
图片来自网络大家是不是觉得在股市里混成大神的人,他的投资策略就一定会很复杂呢?其实不然,本书的观点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地方。简而言之就是,牛市做多,熊市做空。作者在书中明确了他投资过程中长期以来坚持的一套理论:坚持等最小阻力方向明确后再操作--行情涨势明确后做多,行情跌势明确后做空。
图片来自网络初读本书时会觉得有点枯燥,还有些不明白,甚至读到后面章节就把前面章节的内容忘记了。就比如作者在第十章说的等待最小阻力方向明确后在再进行操作,当时我就特别不明白这个最小阻力是什么?如何通过读盘来判断最小阻力?后来我把整本书读完了之后再回来看这一章,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说,股票价格会在一个价格区间波动,此阶段为震荡区,但是它的价格不可能一直在震荡区,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事,使得价格会上涨或者下跌。上涨意味着冲破了最小阻力,因此要做多,反之亦然。所以,如果在读本书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先标注出来,坚持往后读,等全部读完后,再回头看之前标注的地方,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图片来自网络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因为不理解他的“最小阻力”理论,所以他的投资策略开始我是不全认同的。比如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在“在高价买涨”,甚至还举了“帕特·赫恩”的投资思路——“他一般会挑选活跃股,先买股,再涨1%就再买股,以此类推。”当时我很纳闷,如果股票涨了再追高不是使手里的股票成本推高了吗?但是读完之后我明白了,那就是你要买的始终是一支正在涨的股票,你是看到它涨所以才去买的。作者在最后一章明确地告诉读者应当时刻谨记股票的交易原则——“涨了,别问为什么涨,自然是因为持续的买盘。只要股票接着涨(偶尔的小幅回踩属合理现象),继续买进就是稳妥的操作。经过长期的持续上涨后,价格突然回档,逐渐开始下跌,其间偶尔小幅反弹,这是你就明白,方向显然已经从上涨变成下跌了。”
图片来自网络我想大家在投资过程中,一定会很想知道某只股票涨跌的原因是什么?而本书作者直接告诉你,别问为什么,原因只有少数人知道,而知情人绝对不会透露相。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第二十三章“内线绝不会向全世界宣布任何事实,操盘手成为猎物”后,你就知道了。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坚持不听信任何内幕的原因,甚至在本书末尾指出“根据内幕交易,就是作,人不作不死。它比饥荒、瘟疫、作物歉收、政治调整或其他任何正常的意外都更有摧毁性。”冷静想想,能说出来的内幕还是内幕吗?
图片来自网络最后,我想说文书最难参悟的一点大概是预测市场的整体趋势了吧。这也是作者在第三章“所有的错误都要一一犯过,每一个经验都需要真金白银”中明白的道理——“绝对不能在股价的短期波动上下注。我应该把目光放远,预测市场的整体趋势。”而如何预测市场的整体趋势却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这是需要每一个投资者在实践经验中多看多琢磨。也许就像作者章节标题那样说的,把所有错误都犯过了,你的投资经验也就百炼成金了。所以也告诫每一位投资者:投资有风险,且行且珍惜。
写在最后,谈一谈作者
如果说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老师)是“教父”,巴菲特是“股神”,索罗斯是“股魔”,王亚伟是“股佛”,彼得·林奇是“股圣”,那么利弗莫尔(本书作者)就只能叫做“股痴”了。为什么呢?在只有一百多年的股票历史中,他在股市中待了半个世纪。而对于一个小学毕业就步入股票生涯的人而言,从14岁时本金5美元都是靠借开始,到52岁时在股市中获利一亿美元,他在股市中半个世纪跌宕起伏的投资经验,你难道不想拜读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