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操作很简单,就是一个字:买。
买什么呢?第一天下午就开始买进可转债和万科,第二天继续可转债、万科,和,也都买了一些。最坏打算是到点左右,所以还有一些钱,继续等,如果市场不给低买的机会,就继续在债基和可转债上做防守。重仓的半导体50,没有动,虽然我感觉它已经高估了,但是卖出的信号还不明显,继续等那几个指标股头部形成再说。长电科技继续等,看到利润回归正常的时候,再说。加仓万科后,万科和保利都是比较重的仓位了。买入动作结束,又可以不看盘了,继续学习、思考、写文章吧。最近一直在琢磨,我自己买入股票的原则是什么?谈谈我的感受吧。一个普通人,生活在牛顿定律的世界,好好研究、实践牛顿定律,生活会越来越好,非要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除了满足好奇心,对改善生活没有什么助益,当然,你要是感觉自己是物理天才,就当我没说。投资也一样,先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研究普通人的投资规律,获取普通的投资回报(年化10~15%),比你去热衷于研究神秘理论要靠谱多了。何况,你研究的神秘理论,究竟是量子力学还是占星术,还都不一定呢。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还要认真再看一遍,那才是投资界的牛顿,是普通人的投资圣经。早期的巴菲特,师承格雷厄姆,大部分投资是普通人可以学习的,后来的巴菲特,其实很多投资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够望其项背了。光是信息的不对称就甩普通人条街。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我买了以后,只有三个字:看不懂。至于趋势投资和技术指标,这些东西迷惑人之处,就在于它有时候还挺准的。就好比迷信星座和算命的人,往往反驳别人说,你看,它说的挺准的。不过,我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看到谁靠算命和星座改善生活的,也没有看到有人凭借技术指标和趋势投资发家致富的,当然,网络上的大神除外,他们要么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要么是靠流量赚钱的作家。一点没有贬低大神们的意思,但凡粉丝几十万的大V,每月的广告费都比普通人的工资多好几倍。在投资的生态圈里,大神们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呢?先要照镜子,看看自己是谁,这是生存之道的出发点。一只羚羊,非要学习狮子去捕猎。一只树懒,非要和猴子比速度。一只百灵鸟,非要和鹰飞的一样高。自然界里看不到这种奋发图强的动物,因为这种动物都灭亡了。股市却比比皆是这种勤奋的散户,每天一开盘,镜子都不照照,就在k线里杀进杀出。我经常照镜子,每一次的结论都一样:镜子里的那个人,绝对不是食物链顶端的品种,能不当韭菜就不错啦。镜子里的那个人,既不是天才,也不是作家。那就是个普通人,每年能稳稳当当有10~15%的投资回报就不错啦。先做一个理财者,再看看有没有可能努力做个投资者。基于这个出发点,去学习、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应该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资产配置。投资品的各个品类适当分散。第二是投资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类和战略战术。第三是选券择时。选择证券和买入卖出。普通人的学习顺序,应该是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要优先于选券择时的。一开始就沉迷在个股的迷雾中,很容易迷失,很难做到复利增长。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