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一年不如一年,股价一落千丈”,这是股民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的无奈提问。是何原因让太平洋证券沦为股民眼中的绩差生?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从年上市券商行业排名来看,太平洋证券营收和净利双双倒数第一。数据之外,市场给太平洋证券贴的标签更多:闪电上市、业绩常年垫底、自营投资巨亏、高管离奇高薪、战略跟不上市场节奏……
上市10多年的太平洋证券,是如何沦为股民眼中的绩差生的?
新董事长临危受命上市10多年,太平洋证券即将迎来第二任董事长。
太平洋证券6月初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郑亚南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选举董事杨智峰担任公司董事长,待取得证券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后正式任职。
杨智峰在接任董事长之前,是太平洋证券董事成员之一,曾任深圳市经华驰科技投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北京景成瑞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等多家投资类公司高管。
摆在新董事长面前的一个最急迫的问题是——公司盈利能力太弱。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至年,太平洋证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净利润33.74亿元。
年,全行业有11家券商营收超过亿元,10家净利超过34亿元。意味着,太平洋证券奋力打拼了十年的累积盈利,还不如这10家券商一年赚的多。
除了太平洋证券的营收窘境,摆在新董事长面前的,还有广大投资者的殷殷期待。
从公司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截至6月29日,太平洋证券今年以来跌幅超过35%,前几日接近上市以来最低;如果自太平洋证券上市之初买入并持有10多年至今,跌幅超过80%。
券商中国记者在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看到,不少股民对于太平洋证券的业绩、股价、业务等方面提出了疑问。
股价是企业基本面的真实反映,更是经营业绩的最直观展现。太平洋证券的经营数据在上市券商中,也一直处于垫底的状态。年太平洋证券营收和净利双双倒数第一。
作为中小券商,公司业务规模自然不能和大型券商相提并论,但是公司其他细化指标来看也都是行业“老末”。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2%,在所有上市券商中倒数第一,行业中位值6.01%。
对不断下滑的业绩,公司方面也多次表示,将继续稳步推进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施,积极开拓业务,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
错失激流勇进宝贵十年过去10年是年金融危机过后,国际、国内金融格局大变革的10年。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全面腾飞,新兴货币和新兴金融崛起,一大批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壮大。仅从券商行业来看,众多券商分享了中国近10年发展的巨大红利。
年2月份,华泰证券上市。虽然比太平洋证券还晚了2年多,这家总部设在江苏的券商,通过借力资本市场,迅速跻身成为行业前5的大券商;成都的国金证券,如今已经成为新锐综合类券商,各项业务迅速壮大。
同样在云南昆明市北京路上的另外一家非上市类证券公司——红塔证券,如今也拥有46家营业部和3家在建营业部,业务也开枝散叶,走向全国。和太平洋证券类似,红塔证券分支机构也主要集中在总部所在地云南,去年的净利润差不多是太平洋证券的3倍:实现营业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14.22%;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8.70%。
此外,红塔证券旗下还有3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红塔期货、红证利德资本、红正均方投资和红塔红土基金,目前已经涉足公募基金、期货和私募等。
相比之下,太平洋证券显然错失了激流勇进的宝贵十年。公司目前还是偏居一隅的地方性的证券公司,旗下仅有太证资本、太证非凡两家全资子公司,参股老-中证券境外子公司,金融业务极为单一。
“公司整个发展战略有问题,过于落后、保守,完全没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一位行业资深观察家表示。
太平洋证券面对市场对公司管理和战略的质疑时,总是很自信,“将稳步推进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财务成本,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其他新业务,以提升公司的业绩水平。”但依旧我行我素,缓慢地运行
十年来战略失误战术无方?过去10年,券商业务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经纪业务下滑,投资银行业务、大资管业务迅速崛起;券商的业务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迅速互联网化;在严风控和规范化的前提下,科技投入加资本实力的匹配使券商业务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特别是,在净资本考核大背景下,券商各项业务都高度依赖资本实力。
太平洋证券是不是如其所述,“积极拓展其他新业务,以提升公司的业绩水平”?
比如经纪业务,券商中国记者调查发现,面对激烈的佣金市场化竞争,太平洋证券仅要求各分支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没有拿出实际改善服务、提升竞争力的行动。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大潮席卷之下并未主动将佣金调整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折射了公司在市场意识和管理机制上的一些不足。在行业不景气的市场下,不少中小投资者对佣金比较敏感,在其他增值服务跟不上以及一人三户的新*下,公司的佣金已经造成客户大规模的流失。
券商中国记者对比了太平洋证券年上市首份年报和年报,发现公司这前后10年对“经营计划和为实现未来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的表述,几乎没有本质的差别,除了增加“加强机构业务开拓”、“研究院做大卖方研究业务”、“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等之外;甚至在年的计划中还删掉了“在适当时机设立或参控股基金管理公司、并购期货公司”等拓张的行动。
券商中国记者在采访多家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部门后发现,太平洋证券主营收入高度依赖传统经济业务,在其他券商证券经纪业务营收占比持续降低背景下,该公司却依然居高不下。该公司去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收入占公司总利润的76.63%,而去年全行业的整体经纪业务收入平均占比是26.37%;同时,公司的资管业务基本无力支撑零售业务转型;后台技术无法支撑网点线上化;去年太平洋证券投行业务继续亏损,IPO、定增、配股颗粒无收,作为云南上市券商,云南本地的项目都被其他券商抢走。
“感觉近几年公司总与别的公司行为很不一样。”记者调查也频频证实了太平洋证券内部人士透露的情况。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券商经纪业务都在向财富管理转型,而太平洋证券至今没有财富管理业务;各券商都在大力增设分公司,通过分公司模式打通各条业务线,拓展业务,而太平洋证券各业务线条之间仍然壁垒重重;今年大部分券商的投行业务都在精兵简*,收缩成本,而太平洋证券却还在招兵买马,扩张团队;自营业务也是如此,太平洋证券去年因为重仓创业板小股票大伤元气,至今还未缓过来。
甚至诸多研究所也承认,“我们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