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放假,不合情理
“邻居是一对近七旬的退休教师,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往年春节除夕吃“团年饭”,儿女们都会从外地赶回来一起团圆。谈到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老俩口都抱怨说:“除夕不放假,儿女们赶不回来,这团年饭没法吃!”距春节还有半月,笔者就听到很多人对“全国假日办”的春节安排很不理解,批评此安排是“不合人情,不明事理!”
除夕(三十)是“春节”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与(初一)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春节”。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就象秤杆和秤砣不能分割一样,就象“夫”和“妻”不能分割一样,就象头颅与躯干不能分割一样。分割了,春节就不叫其“春节”了!
除夕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阂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是吃团年饭,大家庭共享劳动成果的日子;是除旧迎新,挂灯笼,贴对联,张年画,张显传统文化的日子;是老百姓全家老少最欢乐的日子!尽管全国各地春节的风俗各有特色,惟有除夕,全国如一,万众一心——就是大家庭全家团圆!
除夕——按照中国传统民俗:有新旧交替之意:而且是“一日连两岁”,是“春节文化”最重要的一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末期的文献《吕氏春秋》就有所记载;在西晋的周处就在《风土记》中,把除夕记载为“约定俗成”与“春节”不可分割的重要民俗节日。它是经过数千年历史文化沉淀而形成的,有浓郁的人文内核;得到民族全体成员的认可并代代相传。因此,把主要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情感的的一种保护。相关部门确定法定假日就应该从人文,情理的视觉来审定。既要方便老百姓休假,又要弘扬民族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把“除夕”纳入法定假日,就是顺应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习惯、和他们的共同感情,就是顺应民意,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我们不知道“除夕不放假”这个安排,全国假日办是怎么决策出笼的:你们调查了民情民意吗?你们征求了老百姓的意见吗?是想当然和心血来潮作出的吧?是拍脑袋或醉酒状态下作出的吧?你们知道有些直爽偏激的老百姓是怎么骂你们的吗?说你们的脑袋遭驴踢了!
敬请中央及时纠正“全国假日办”的春节假日安排,把假期的日子往前挪一两天,让绝大多数普通人能赶回家团圆,吃团年饭,共享天伦之乐。这并不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却是一件顺民心,合情理的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