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巴菲特说炒股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初中毕业就够了,这句话的来源就是利弗莫尔的经历。
利弗莫尔14岁初中毕业之后去对*行做记录员,他的工作是把报价机报出的股票价格抄写在黑板上,公示给对*行的客户。对*行(bucketshop)是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商业机构,它表面上是帮助客户做股票交易,其实却是用股票的价格进行*博。因为真正买卖股票,需要下单到交易所,将现金换成股票,交易者手中有实实在在的股票,等股票上涨或者下跌之后,卖出股票换回现金,然后计算盈亏;而对*行则不同,客户看涨某只股票后下单,这笔钱不会真正进入交易所,而是进了对*行的保险柜,如果客户猜对,那对*行会支付盈利,如果猜错,钱就归对*行所有,其原理和*场猜大小或者*球一模一样:庄家用股票价格和客户对*,谁赢谁获利。这样看貌似还比较公平,猜对的概率有一半,但对*行有两条规则对交易者非常不利:1.保证金制度:下注股票时候不需要全额交易,只要很少的一部分保证金就可以,比如可以用1元来下注面值元的股票,这样股票只需要涨1%,交易者就能实现一倍的收益,同样的,股票只要下跌1%,全部的钱就会赔光。如果行情波动剧烈,价格一个反向走势,交易者的保证金就被一扫而光,根本无法坚持到可以盈利的时刻。(这也是所有高杠杆交易的弊病,比如前段时间的币圈行情。)2.超高的手续费:对于经常盈利的交易者,对*行会收取高额手续费,而且是开仓平仓的时候都收,本章里利弗莫尔就提到,在牛市中,因为大量散户同时做多,对*行损失惨重,这时候他们就会收取高额手续费(约占交易资金的25%)。对*行宣传暴利吸引客户,又用这两条规则确保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导致绝大部分交易者亏损连连,惨不忍睹。
利弗莫尔负责抄写价格的过程中,他逐渐股票价格的变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相同的情形总是在不断重复,这种现象促使他思考,总结其中的规律,并观察当天的股价,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一个偶然的机会,利弗莫尔开始了交易,第一笔投入5美元,盈利3.12美元,过了一年,他的资金变成0美元,年收益率%。
风险巨大的高杠杆市场,交易规则又如此不利于自己,利弗莫尔还能取得这个成绩,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天赋,虽然学历是初中,但他对数字天生敏感,在学校的时候用一年时间学完了整个初中的数学课程。进入对*行工作后,无论报价的人喊得有多迅速,利弗莫尔总能轻而易举的记住股价,并准确无误的抄写在黑板上。一旦闲下来,他就在脑海中回忆某一支股票最近的价格表现,试图找出规律。杰出的天赋让他的大脑里有了一张股价表格,就像福尔摩斯的记忆宫殿一样神奇。
二是勤奋,忙碌的工作没有阻止利弗莫尔对价格变化的思考,每个交易日,他都在不停的思考并探索股价变动的秘密。并且会用自己的规律去预测股价的走势,然后等待市场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对是错。一开始的时候,利弗莫尔并没有自己做交易的想法,他并不是因为能赚钱而去研究股市,纯粹是被兴趣所驱动,孜孜不倦的钻研,一连持续了半年。
三是独立思考,利弗莫尔虽然研究股价变动的规律,却并不关心股价波动的原因,也不去打探所谓的内幕消息。“原因可以等待,事后自会说明,但价格变动的时候必须要采取行动。”他独立思考,一个人独来独往,用自己打造的体系去做交易,如果价格朝着预测的方向发展,那么不需要朋友的帮忙就可以盈利,而朝着想法的方向发展,也没有谁会出于好心去阻止价格,所以利弗莫尔从不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交易,总是独来独往。
因为总是在对*时赚钱,利弗莫尔很快名声鹊起,被人们称为“少年*客”,对*行也开始拒绝接单。于是他只能不断的换交易商,从一个对*行到另一个对*行,并且开始用假的名字和身份做交易。但是,一把锋利的镰刀怎么可能在韭菜丛中隐藏,残暴的赚钱手法让他光芒四射,于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认出,然后继续换地方交易。在20岁那年,利弗莫尔攒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一万美元,而当地的对*行也被挨个薅了一遍羊毛,全部对他关上了大门,于是,他决定启程去纽约,找一家正规的证券交易公司,做真正的股票交易。
本章中提到了对*行有一种操纵价格的手法:当客户的持仓集中的时候,对价格进行短期的操控。比如在牛市中,所有人都对市场看多,下注买多某支股票,积累的保证金达到一笔很大的数额。此时对*行就会找一家交易商,在市场抛售此股票,打压股价。因为保证金交易的高杠杆,股票价格出现小幅的下跌,就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交易者保证金清零,往往操纵几百股,就可以赚到上万美元。螳螂捕蝉,*雀在后,利弗莫尔提到一名纽约的股票作手,使用相同的手法,操纵价格反而从对*行赚了7万美元,此人在全美巡回操作,将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辛辛那提和圣路易斯的大型对*行挨个血洗,贡献了一波骗子之间相互对线的精彩操作。当然,天道好轮回,这个作手去世的时候穷困潦倒,无人知晓。一个不能诚心正意,对市场充满敬畏的人,无论曾经多么辉煌,下场注定是凄凉悲惨的。尊重市场并非一句空话,每个交易者都需要对前任的悲剧引以为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