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告诉你,究竟股民靠炒股票能不能“赚钱”?
"我一买股票它就下跌,卖出之后它反而上涨,难道股市总与我作对?"
从表面上看,股市似乎总是与我们作对。一支股票明明看好是漂亮的上升通道,然而刚刚建仓就跌下来了。上涨的股票总是躲来躲去,就是不能让我们赶上享受坐轿乐趣。而看到股票上涨无望,在愤恨中将其尽数抛出后,它却走上了真正的上升通道。难道股市专门与我们小股民作对不成?有些人只怪自己运气不佳,命苦,点儿背...。
实际上,股票之所以逆着我们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并不是我们真的运气不佳。
一支股票之所以上涨,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买入;而之所以下跌却是因为我们买入造成的。也就是说,股票上涨是被我们冷落造成的,而股票下跌是被我们买跌的!这话听起来让人糊涂,股票怎么就能被我们买跌了呢?难道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我们自己?且听我慢慢道来。
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妨将股市中的人群理想化,分成三个组:
A.庄家
B.大多数股民
C.少数股民
A组是拥有大量资金,能够按照计划统一行动的人或机构,就是我们常说的庄家。我们暂不讨论有多个庄家同时涉足一支股票的情况。他们行动统一,掌握所有数据,阴险狡猾,象草原上等待捕猎的狮子。
B组是股市中的资金贡献主力*,虽然总体资金量很大,但没有相同的一个头脑,行动上相互影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行为趋同,就象草原上盲目奔跑的牛群。
C组是拥有少量资金的个别散户,他们能够靠敏锐的感觉洞察草原上发生的一切,一边看着狮子,一边盯着牛群。
如果你感到股市经常与你作对,很不幸,你被分到了B组。
如果你足够聪明,只从上面的分组,就能明白一些问题。A组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底部吸取足够的股票,拉高后想办法让B组买入。请注意,一定是拉高后让B组买入,而不是在底部就让B组买入。假设A组已经成功地在底部吸纳了足够多的股票,那么建立一个漂亮的上升通道就是最重要的任务了。这个上升通道可以是一个漂亮的圆弧底,也可以是连续几个涨板的电梯。总之,股票的价格是上来了,而且已经远离了庄家的成本区域。这时就可以放出利好。比如,这支股票业绩大幅增长,或者搞了个什么网络项目,或者沾上了某某概念等等,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B组了。需要注意的是:A组此刻并没有赚到钱,顶多是一个大股东。当然,就其手中的股票市值而言已经放大了许多。但那只是一个“市值”,还没有真正兑现成帐面上的钞票。A组面临一个收获季节,如果不闹什么天灾,估计收成会不错了。
利好消息一出,B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