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金的结构化行情,不等同于股票的波段操作 [复制链接]

1#

基金投资不同于股票投资,基金是非实时性交易的,投资者切勿以投资股票“追涨杀跌”、“波段操作”的心理来看待基金投资,特别是在市场行情大幅震荡时,行情会出现板块轮动,基金重仓也会随形势需要而调整仓位,此时投资者如果根据一些已经严重滞后的信息来交易操作,很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了!

识别基金的结构化行情,不是一般的基金投资者能顺畅操作的,这里面有三个难点:

1、前提首先要能看懂大盘行情的结构化轮动;

2、要能看懂一只基金在市场波动比较大、出现极端行情时而被动加仓或被动减仓的持股结构变化;

3、在某一轮结构化行情尾声或是季报、年报周期中,对基金调仓方向和线路的提前预判。

真正能做到或看清这几点,有些投资者会觉得多了个在基金上做波段的法宝。但对小树团队而言,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了解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复杂,更多的是要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尽量少折腾,瞎折腾!

正如世界上的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股市里的资金和流动性也是有限的,板块的轮动,今天这个涨,明天那个跌,是很正常的,也是常态。而在结构化行情里,投资者则应该具备能力去识别哪些市场中的对立面,以及在何种市场条件下起作用及相互的传导作用。

能引发结构化行情的几种典型情况是:

1、国家产业政策:比如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对初代互联网行情的推动,以及中国的“五年计划”等,这些产业政策都是立足于国家高度,对某个产业方向有具体的产业创新推进指导、资金、税务等方面的扶持。能够被国家产业政策光环加持的行业,都具备了很好的发展预期。但发展路径会有两条,一是深耕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主导了行业发展方向,营收高、市值规模大,增速较慢,因此其股价上涨相对较慢,估值水平合理。二是行业中某一个环节的零配件或配属性企业,其特点是增长速度快,市场规模小,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筹码集中,因此在“概念炒作”、“资金抱团”的情况下,很容易使股价进入“坐庄式”的快速增长,但往往波动较大,小散、小白投资者尤其要注意,不要因为追涨杀跌掉入事先就安排好的“绞肉机”。

2、国家货币政策:股票、基金作为一种资产,也会受通货膨胀或萎缩的影响。而大家所认识到的在经济萧条最厉害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小牛市”的情况,这就是由国家货币政策引发的。在经济衰退期,各个行业上下游会出现消费不旺盛、需求不足的情况,而下游需求的不足传导到上游,则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率下降,而就业率下降、收入下降则会加剧需求的萎缩,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就陷入总量不断萎缩的恶性循环。而此时,国家就会动用货币工具,以加大信贷的方式,扩大公共开支或者帮助那些有核心产品、市场保障的企业,克服资金压力,扩大就业,以此来撬动整个社会经济复苏。但国家整体信贷水平的提升,就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各种资产和产品开始涨价。而在国家货币政策宽松,俗称的“大灌水”情况,股市里直接受益的,就是那些“通货膨胀”的受益股,比如各种生产资料的大宗商品类以及消费类股票。

3、行业周期性发展:每个行业都是有其周期性的,其周期性受产品下游迭代周期、技术发展周期、国家建设周期等诸多因素影响,按年度算,可以有3-5年的周期,而在年度内,也有淡季、旺季的区别,因此,每年,往往在某个特定时间会出现“喝酒吃药”、“煤飞色舞”的小行情。

4、极端情况下、流动性萎缩的情况:在出现大的天灾人祸、疫情、战争或大的国家政治纷争时,不光会沉痛打击相关板块的基本面,同时会极大影响整个市场的情绪面,大量的资金开始从资本市场撤出,涌入像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石油、医药、军工等正影响板块,以及在大宗商品、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及对冲套利等等。

宏观环境影响的是市场大环境,绝大部分基金都有其结构化持仓的特点,简单粗暴地从各种基金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从基金本身特点来看,其产品的规模和流动性又会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影响持仓板块的结构性行情。

从基金的资产管理方式,可以将基金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两种,而目前投资者规模最大的,我们从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的都是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特点就是来去自由,基金的规模是不固定的。这对基金投资者而言,没什么好或坏的感知,但对基金管理者而言,在某些情况下,就不见的是好事了。

一只基金的成立、发售后首先会根据约定有一段时间的静默期,在这段时间内不能申购、赎回,基金的建仓、持仓信息都是保密的。但过完这段时间后,开放式基金“开放”的特点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每天都会有人申购、赎回,而基金公司的常备现金是很少的,当超出一定范围时,申购的多了就得补仓股票,赎回的多了就得抛出股票或债券等其他资产。

当市场出现大震荡或单边行情时,这就麻烦了。比如说某个行情板块启动了单边上涨的行情,一直涨,就是不跌,这时涌入对应其主题基金的申购资金就越来越多,而此时基金经理为了不摊薄基金的收益率,就必须把这部分资金花出去,被动补仓,而一补仓,因为基金的资金量都比较大,这时就加速了板块和基金净值的上涨。这对基金经理是很大的考验,有些规模大的明星基金会选择暂停申购或赎回,但大部分中小基金在现实面前还是低了头,先把管理费赚到再说。

但股市不是永动机,不会永远上涨,一旦出现行情反转,主题板块股价持续下跌,小散投资者赎回越来越多,这时基金经理只能被动减仓,而在下跌通道中减仓就会加速板块和基金净值的下跌。

因此从实际过程中,往往可以看出:

1、基金最佳的申购时间点应该是在其重仓上一波行情已经结束或接近尾声,基金净值已进入1-3个月横盘阶段。投资基金最好的开局收益就是申购首月亏损不超过3%-5%,3个月总收益达到10%左右。而如果买入一只基金,如果出现短时间内大涨或持续下跌,那投资者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可能买在了一个加速上升的半山腰位置或者是持续的下降通道了。

2、一旦基金开始被动加仓或被动减仓,就会出现板块内某些股票不涨了,基金仍然涨,而跌起来又没完没了的情况。对于普通小白、小散投资者而言,超预期收益往往遥不可及,要面对的往往是超预期的亏损。

而到了本文所涉及到识别基金结构化行情最难的第三点就是去预判基金的建仓和调仓路线,这才是和投资者的利益真正息息相关的。

基金的仓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保守的可能长时间前10大重仓不变,只微调仓位,有的过完一个季度,前10大重仓可以面目全非。而投资者通过公开资料看到的基金重仓信息都是上个季度的,本季度和当下的持仓情况都是保密的。因此,投资者们如果想让自己的投资更精准的话,就要预判基金的调仓路线。

而要预判基金的调仓线路,有两个阶段和步骤:

1、通过基金的净值和每天预计收益进行对比,如果持续时间在1个月左右,始终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那基本可以确定该基金已经调仓了;

2、同时将最新的基金净值与各大行业板块ETF走势进行对比,逐步缩小范围,直至发现重合度较高的板块则为其调仓方向。

基金的重仓持仓情况是以季度为时间单位公布的,如果投资者能在2个月以内预判出基金的调仓线路,这样比其他投资者就获得了1个月左右提前布局和调整的空间。

以小树基金号组合重仓的广发高端制造基金为例,在进入去年12月份以后,就屡屡的基金净值与当天的预期收益偏差很大,且与类型相同的主题基金相比,涨、跌幅度也差别很大。

而进入1月份以后,通过团队持续的比对,发现广发高端的走势与科技芯片板块的重合度越高,因此也初步断定广发高端已经往科技芯片股方向调仓了。具体预判逻辑见基金周报《抱团股集体回调不用怕,预判基金调仓开启新周期》

对于买基金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够买到一只大公司发行的,基金经理预判能力强、懂得适时调仓的基金,是我们的幸运。毕竟,大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资金实力、持仓策略、信息面都是一般投资者无法企及的。在普通小散投资者眼里,基金公司都是机构大资金,但在大基金公司眼里,那些资金量、投研实力有限的小基金公司,就与小散无异了。大基金公司的产品,往往抗风险能力能力更强。大部分基金投资者都是不专业,甚至很轻易会被情绪所左右的,今天“蔡哥”,明天就是“蔡狗”,往往都是一帮人。若想不被深套,不陪跑,普通投资者就要擦亮眼睛管住手,远离“一庄到底”的网红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