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期货界传奇人物逍遥刘强跳楼自杀因炒股 [复制链接]

1#
救助贫困白癜风患者         http://pf.39.net/xwdt/131204/4302715.html
领金隆重出品

领金财经中国债券俱乐部

领金,助你引领金融人生

7月24日下午,微博上突然出现了一则流言,称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经理刘强因在6月底的股灾中投资失利以及抑郁症,于7月22日在北京华贸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和讯网期货已于24日下午6点40分通过微博证实了刘强自杀的消息。而刘强的家人,以及刘强所在的公司瑞林嘉驰,暂时没有出面对传言进行评论。

刘强生于年11月25日,今年36岁,为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股票投资经验,曾供职于股票私募、报社记者、期货私募,其自创的多点共振操盘系统曾创下在一年中资金账户增长20倍的辉煌记录,在期货圈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刘强毕业于北京物资学院的他是中国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中国的杰西·利弗莫尔”。在网络上,刘强以

逍遥刘强为名,经常与投资者进行理论和经验交流,他的博客也记载了海量的投资心得,因此刘强在圈内有着极佳的口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界权威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刘强自杀确实属实。该人士是刘强熟识多年的朋友,对此表示非常难过。此外,还有多位刘强的好友今天下午在朋友圈对刘强自杀一事表示震惊和惋惜。

一位刘强的师兄和朋友透露,刘强患有抑郁症,曾经在大理修养三年来治疗调整,一度以为已经痊愈。“如果继续留在大理就好了,他不应该再回北京。”这位朋友表示,希望大家多多传播并澄清,“我这位才华横溢的师弟,不是因为亏损破产才跳楼。”

另有刘强好友透露,刘强在上个月曾经转让自己一直苦心经营的茶楼。

(刘强生前的照片,如果有另一个世界,愿刘强在那里安好)

刘强的好友认为,虽然一直有患有抑郁症的传言,但生活中的刘强为人非常热心,一直以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著名投资人杰西·利弗莫尔为偶像,日常喜欢写作。就在不久前,刘强撰写的小说《期货大作手风云录》才刚刚出版。这部小说可以认为是刘强的自传,书名也是他向偶像致敬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个标题令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描述利弗莫尔事迹的著作《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刘强的最后一条微博,中国的利弗莫尔竟然也选择了利弗莫尔曾经的路……

压垮刘强的直接原因正是6月15日开始的股票暴跌。有知情人士透露说,当大盘在6月中下旬跌破60日均线之后,刘强竟然一反其一贯的投资理念,高位重仓抄底做多股指期货,甚至还配资抄底购入股票,最终爆仓破产。在重压之下,刘强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太依赖一件事一个人,它/他一定会成为你最大软肋。”

7月7日,刘强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最后一篇博文《对于这次A股股灾的几点反思》。刘强在文章中说,此次股灾颠覆了他的很多投资原则,救市措施的失败也一度让他感到极度的愤怒。但“问题的核心还是出现在自己的几大性格弱点上”。

刘强认为,他对于基本面的过于执着让他忽视了技术面的风控提示,而他同样高估了有关部门在救市中的表现。刘强最后给出了“当风险来临时,保命最重要”,以及“缩小自己的投资圈子,学会独立思考”这两个投资建议,并在文中似乎若有伏笔地写道:“祝各位好运!活着就好!”

7月22日之后,刘强便处于电话无人接听的失联状态,随后就传出了他于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的消息。刘强的小说《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中曾有这样的一个段落:

“十年一梦。如果这样算起来,肖遥接触期货已经是整整两个梦境了。这二十年的酸甜苦辣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肖遥会说:我还活着。

肖遥还活着,但他的好兄弟们却是死的死,伤的伤……老大李尔群躺在八宝山公墓,老二索建国被关在北京第一监狱,老三罗向东亡命天涯逃往美国,只有老四肖遥目前还算安全。

这一切都源于期货,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金融工具。”

肖遥是《期货大作手风云录》的主人公,也是刘强本人的化身。一位期货大作手竟然以如此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不胜唏嘘。

笔者认为,很多投资者,甚至一些专业的投资人士在本轮股灾中,都犯了一些全体一致而又难以置信的错误。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被惯性观点所绑架,未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市场逻辑和走向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股灾成为既定事实后,又盲目迷信救市的力量,甚至满仓、配资抄底入场,而这样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

在悼念刘强的同时,笔者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还有机会,生命不可重来!

逍遥刘强的往期财经文章回顾:

一位基金经理对近期股市的几点反思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的市场还未企稳,最好的策略还是现金为王,空仓观望。如果牛市真的结束了,那现在进入股市就是找死。如果牛市还能起死回生,那我们也不在乎再晚几天入场。

整整两周时间,我没有发一篇微博,为什么?因为我在痛苦的反思!此次股灾颠覆了我的很多投资原则,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这个市场?这次短暂的牛市,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慢慢发现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出现在自己的几大性格弱点上。

一、对于基本面的过于执着,让我忽视了技术面的风控提示

我个人一直是个基本面派,所选的股票的主要原则就是该公司未来的业绩会稳步增长,由此该公司会由一家中小市值的公司成长为中大市值的公司,而我的长线持有则会享受到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股价飞跃。

这种选股方法在多次的牛市中都屡试不爽。这种忽略短期小波动,长线持有的股票大多数都会有几倍以上的高额回报。但没想到这种长线持股的方法让我在这次股灾中失去了止损的最佳时机。很多浮盈非常大的股票刚开始下跌时,我无动于衷。

跌破20日线,我开始重点反思这些股票,基本面毫无问题,继续持股。

跌破30日线,开始意识到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止盈出局。

跌破60日线,觉得这么好基本面的股票居然能跌到这么低的价格,于是重仓买入,马上被套,大盘暴跌,股价跟着暴跌,再止损。心态彻底乱了。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太过于执着于股票的基本面了,觉得只要是股票好,主力又没出局,我怕什么?没想到赶上了百年不遇的股灾,再强的主力这次都被包了饺子。

这次A股的股灾让我想起了年美国的大股灾。从年5月到年11月,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大暴跌,道琼斯指数跌到了惊人的41点。

在这场股灾中,近人因破产跳楼自杀,万人失业,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场股灾中,投资大师欧文费雪在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一代投机天才利弗莫尔在这场股灾中输掉了1亿美元,最终选择开枪自杀。

一直到25年以后的年,美国的股市才回到了股灾前的指数水平。想一想这个场景,何等惨烈!而我们这次A股的股灾,虽然指数还没有如此惨烈,但下跌之快,下跌之猛,覆盖范围之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虽属天灾,但其实还是可以避免如此之大的损失的。这就要靠技术分析的风险提示了。在这点上,斯坦利克罗是我们的榜样。最近打算再次重读斯坦利克罗的《期货交易策略》,向大师学习。

二、当风险来临时,保命最重要!

记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正沿着铁轨往前走,看见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会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会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它开过去之后,只要我愿意,我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

这番话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投机智慧,令我始终不忘。奇怪的是,大多数投机者遇到的麻烦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在他们应该平仓的时候平仓。他们犹豫不决,他们在犹豫当中眼睁睁地看着市场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变动了很多个点。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句话,简直太符合股灾时大多数人的心态了。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再有风险时,记得保命最重要!

三、缩小自己的投资圈子,学会独立思考!

说实话,在这次股灾前,我的众多投资圈子中,还是有几位朋友一直在提示市场风险的。但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朋友那么多,每天都听到成百上千条建议,我怎么可能注意到那寥寥无几的看空者呢。

投资确实需要圈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但除了大量的交流,我们还是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归根到底,投资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做决定的事情。所以,独立思考格外的重要!

说了那么多,都是事后分析,问题的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办?我的个人建议: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的市场还未企稳,最好的策略还是现金为王,空仓观望。如果牛市真的结束了,那现在进入股市就是找死。如果牛市还能起死回生,那我们也不在乎再晚几天入场。总之,独立思考,多看少动!

另外,我再顺便提一句,除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