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更名啦!
为了提升投资者服务,精准内容定位
使我们
今年Q2以来国内疫情影响逐步减弱,1~5月累计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9%,单月4月转正、5月增速提升至12.9%超过19年全年增速。6月化妆品零售额亿同比+20.5%,生产消费显著恢复叠加大促,化妆品消费边际改善,回归去年景气态势。
疫情影响下,需求向线上转移趋势明显,5月天猫平台以及各平台“”大促化妆品线上销售良好,电商成为化妆品销售的第一大渠道。6月阿里全网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66%、创20年年内新高。
国外品牌强势本土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
目前来看,海外品牌历史较长,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完成消费者教育,在中国牢牢占据高端市场。本土品牌不到20年历史,近年市占率稳步提升:市占率前20大品牌中,年本土占5席,合计市占率7.3%,年本土占8席,合计市占率12.3%,合计市占率逐步提升。
从本次大促看,线上渠道占优、具备营销爆款能力的化妆品品牌商表现更加突出:
珀莱雅本月阿里系GMV达2.09亿,主品牌珀莱雅GMV同增80.98%。
上海家化本月阿里系GMV达1.86亿,玉泽保持高速增长,同增.65%,双妹/汤美星分别同增.91%/22.12%。
御家汇本月阿里系GMV达1.59亿,主品牌御泥坊本月GMV同增70.75%,花瑶花增速较快,同增.60%。
虽然也受到疫情冲击,但由于本土化妆品行业发展阶段尚处于成长期,不会改变其长期向好的趋势。短期来看,随着行业零售二季度好转,预计上市公司层面业绩二季度亦出现改善。线上占比高、兼具突出的产品和营销能力、能够持续跑赢线上化妆品大盘的品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优先受益。
机构研报
接下来再聊一个机构研报推荐题材---可降解塑料,机构认为这是一个超越ETC的行业。
可降解塑料的逻辑主要来自于*策推动,今年年初发改委、环境部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快递包装袋的禁用限用目标,提出推广使用可隆解塑料袋、可隆解地膜等产品进行替代。随*策推广落地,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产品替代进程将得到加速。
目前,国内仅吉林、河南、海南实行禁塑*策,18年全国总的可降解塑料消费量4.2万吨,但塑料消费1.09亿吨,可降解塑料渗透率仅0.04%。研报测算,*策落地后,仅外卖、快递、农膜三个领域未来可降解塑料需求将达到.53万吨,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约亿元。对比我国当下4.2万吨的市场需求量,市场增长空间达36倍。
目前可降解塑料产品以淀粉基降解塑料、PLA和PBAT为主。淀粉基降解塑料因性能较差且无法实现完全降解,难以得到进一步推广。PLA和PBAT可实现完全降解,是未来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产品。
其中PLA产品国内以进口为主,国内企业产能和技术还有一定差距。PBAT产品国内技术强,是全球最大的PBAT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57%。
温馨提示:
股票是大家的,钱包是自己的!情况不妙拔腿就跑,坚守阵地的事还是交给哪些土豪吧…….
研究不易,创作艰难,您的鼓励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