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这是我年第N遍读完《股票作手回忆录》和《HowtoTradeinStocks》后所写。我迄今分析过两个人的人生历程与交易的密切关系。一个是粟裕将*,一个是利佛摩尔。此两文成文较早,开始时传播不广。
重新刊发《粟裕、孙子兵法与交易》后,该文得到广泛传播,得到了很多朋友喜欢和鼓励。
这次重刊利佛摩尔的交易成长与人生阅历第一部分,是有感于最近的很多讨论。 引发了很多口水战和情绪表达,然而,鲜见有真凭实据的深入分析和良性思考。想起利佛摩尔在青少年时代阴差阳错的学会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成为其一生成就的基础。无独有偶,索罗斯先生的哲学导师波普更是此学说的集大成者。
导读
成功的交易员对自己的交易方法通常讳莫如深。即便是交易员出身的施瓦格对20世纪70~90年代及21世纪初美国最杰出交易员访谈系列中,对自己的真实交易方法大都也只是泛泛而谈。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有效的交易方法都是无数金钱、痛苦和牺牲累积出来的财富外,还有就是一流交易员都明白自己的经验很难复制给他人,道可道,非常道。
幸运的是,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易员之一,利弗莫尔(下文简称J.L)通过两本著作、一本访谈录给我们留下了他的交易成长之路。此外,年全球著名的传记作者Rubython出版了一部目前公认的最真实完整的J.L传记《BoyPlunger》,为我们提供了大量J.L的第一手资料,包括交易记录和笔记。传奇交易员保罗琼斯为这本书做了一篇饱含感情的序言,一如他为索罗斯《金融炼金术》作序一样。琼斯承认J.L是他永远的精神导师,如同他讴歌索罗斯是时代伟人一样。我正是利用这本传记在年复盘了J.L年做空美股的细节,让我第一次近距离体会到J.L具体的交易手法。
基于上述资料,在无数遍阅读JL的著作和自己的交易体会后,我试图总结J.L交易成长之路。我的目的是紧紧围绕交易,尝试分析怎样的内外因素才能成就一位伟大的交易员,从而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和超越对象。我深刻理解,每一个交易员都有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每一个人也都有时代局限。但是最顶尖的交易员却有相当多的共性。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这种共性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之一。
对*行起步偶然成就了重要品质
J.L出身贫寒,受过小学教育,数学非常好。Rubython查到了他小学的成绩单和老师评价。他是一个聪明、敏感、孤独、内向和细心的孩子。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母亲是一位善良坚强的麻州农妇。他一生跟他的母亲关系很近,与父亲关系不和。
14岁在母亲的帮助下他来到波士顿,寄居在母亲一个朋友的家里,神奇的在潘恩韦伯证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年时14岁的J.L。J.L进入交易的三个初始情况。
1
一是在对*行开始交易。杠杆极高,类似今天一些差价合约交易(最大杠杆可达倍);这个交易本质上是*证券涨跌,通常只有几个点的空间,不持仓过夜。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在年的牛市中也有些地下*场开了对*股指的生意。高杠杆帮助他牢牢的树立了止损概念,因为对*行交易是输完本金即强行平仓。这个习惯深深影响了他,但是这种条件却是后面交易员不再具备的了。
对*行交易类似于日内中低频交易。在JL时代,他只有靠硬记价格的各种关键点位作为出入场的基础。他也曾经学习过技术图表,主要是均线系统,但很快就抛弃,因为他认为没用。他根据大量的记忆和反复学会了日内形态识别。虽然他那一代交易员开始发展技术分析的各种方法,但几乎都是独立发展。J.L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了市场力量对比的识别技巧。殊途同归,JL自己发展的方法与同时代的威克夫、日本年前的本间宗久、稍晚10年夏巴克总结的图形分析和Gartley总结的价格运动模式都有内在的神似。
对*行交易另外训练了他多/空两头交易的习惯和能力。对他而言,做多与做空是完全一样的交易,没有丝毫转换的困难。当然,他认识到做多与做空在很多处理细节上有重大差异。他虽然以做空闻名,但实际上他几次的东山再起全部是依靠做多。他的超越之处是可以从一个主要上涨趋势结束开始转为空头,赚行情两头的钱。所以,他的资金利用效率极高,这也是他顺风时超高收益率的来源。
但是,这个部分也留下了后遗症,让J.L花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去克服。对*行交易主要的缺陷体现在:
1、对*行交易不考虑交易延迟和流动性,真实交易中,流动性往往会成为交易的致命伤;
2、日内交易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