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股20年复盘21年展望 [复制链接]

1#

年全年,各行各业都在遭遇黑天鹅,但股民应该是感谢A股的,A股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上证指数全年上涨13.87%

深证成指全年上涨38.73%

创业板指全年上涨64.96%

看到这几个数字,会不会发现身边大多数人,根本跑不赢指数,是的,这就是马太效应在A股的显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优质的白马龙头,将持续上涨,市值权重占比持续扩大,可能80%的股民,未来将跑不赢指数基金。

对大多数人的最好方案,就是选取一些类似中证、医药、消费、新能源车等指数基金,定投长期持有。未来5年的复合收益率在7%~10左右,是可期待的。

ETF代码

中证:510

沪深:510

新能源车:

补充下,定投的核心,就是不间断、不择时,收益的预期,是整个行业未来N年的平均增速。

大方向上,我有个思路是几年来都没变过的:

策略:

1.唱多做多,乐观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和资本市场未来。

2.A股向美股靠拢,成为家庭资产承载池,迎来持续慢牛上涨。

3.持有指数基金。

支撑理由:

1.普通人都喜将成功的因素加给自己,将失败归于环境,其实,一个人的命运,除了要靠个人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等哪一天经济不增长了,阶层就真的固化了。

2.时光机效应,美国家庭资产构成22.5%在股市,而中国的家庭资产构成上,80%是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地产,金融资产占20%左右,其中股票、股票型基金占比为2%,从财富锚定的视角看,如果房地产市场泡沫长期可控,则股市势必要承载家庭资产,成为更重要的资产池,这是目前最大的预期差。你发现了,别人没发现或当前不认同,那就用钱下注,等待时间验证。

3.马太效应,普通人对未来的预判,很难优于市场自身的成长速度,所以,挑不到龙头,可以去挑行业指数。A股现在有家公司,散户已经挑不过来了。

说完整体判断,看一下估值吧

上证50PE14.21,PE百分位99.92%,PB1.43,百分位99.18%沪深PE16.11,PE百分位99.92%,PB1.62,百分位95.08%

中证PE28.44,PE百分位44.05%,PB2.0,百分位39.76%

这个历史估值我选取了过往5年,再之前就有点久远了,对于一个尚不成熟的市场,参照性很低。

这个结果首先表明,过去两年,A股的上涨是很明显的,整体估值已经是很贵的,企业利润和净资产增长偏慢。其次,中证,作为A股第~的腰部新兴公司,是有所成长的,估值合理。

然后,资本市场还是看向未来的,如果看历史估值贵了就卖出,估值低就买入,那这游戏也太简单了,如果是股民应该都发现,耳熟能详的白酒、白电、医药、新能源等一系列龙头公司,估值都是历史新高,龙头和指数估值接近或就是历史新高,正好证明了未来同过去不一样,因资金要有去处,龙头公司凭借其优秀的经营能力和稳定的增长预期,可以给予高估。

泡沫是风险么,是的,但没有泡沫,又怎么赚钱,没什么投资是完全确认的。

最后,对于明年是有2种投资思路的。

1.估值高了,将20年底的本金取出,用20年的利润去搏杀。

2.抓大放小,认可股市成为家庭资产重要承载池的预期差,将其视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不考虑1年的高估或低估,继续持有龙头或指数基金。

我个人,会选择第二种方案。按照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投资方向,核心科技与产业链,加上一些个人的偏好。

1.新能源汽车或芯片产业链。

2.医药。

对了,北京的房子有4年没涨了,我算了算租售比,高性价比的房子超过2%了,杭州深圳因20年的疯狂的上涨只有1.2~1.5%,觉得是个机会。

我个人今年的投资业绩是.73%,就还挺满意的,把过往5年的复合收益率拉到了13.6%,可以见得之前4年把A股的坑踩了又踩。

我明年底的个人目标是收益率12%,股票占到我可怜净资产的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