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春节,分布在祖国各地的福利院就像我们社会上的每个家庭,星星点点营造着爱的温馨、暖暖的年味儿。在这里,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孩子们,也在万家灯火中寻找着属于他们的那一盏……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春节小“日记”
每到岁末年关,浙江省杭州市儿童福利院里就会洋溢起一股年味儿,从“爸爸妈妈”们忙碌的身影中,从漂亮的窗花和精美的“福”字上,从给孩子们采购的成堆礼物里……
出于防疫要求,孩子们外出游玩少了,和外面的大哥哥大姐姐见面也少了。“爸爸妈妈”们深知孩子们的小心思,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快乐起来,而春节他们更是铆足了劲儿。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春节民俗游园活动。
年12月17日春节倒计时45天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雁仍坐在办公桌前,电脑文档的光标随着她的敲击移动。李雁是社工科的负责人,也是每年孩子们春节活动策划的牵头人。这几年,春节的活动不仅要带给孩子们足够的新鲜感和参与感,更要把“安全”这个关键字摆在首位。因此,想要策划出一套“完美”的活动方案更不容易,但是李雁喜欢称之为“甜蜜的负荷”。早在一周前,李雁和科室的小伙伴们就开始着手构思,还特意征求了孩子们和保育员阿姨们的意见。孩子们的提议和小伙伴们的创意思维,方案从无到有,慢慢地被填充满——从庙会到民俗街,从包饺子到剪“福”字,孩子们的春节被各种“花样”安排得满满当当。看着电脑中精心雕琢的方案逐渐成型,李雁心里有着深深的满足感……
年1月1日春节倒计时30天
转眼间,年便准时来报到了。元旦的到来,也成为了春节活动的小小序曲。假期里,全院萌娃化身成为了小小设计师,卡纸、麻绳、松果,一堆堆原材料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巧手的打造下,变成了一个个梦幻风车、一幅幅可爱贴画和一串串生态松果,与其说是装饰品,不如说是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品。而艺术品只摆放在房间里太过浪费了。带着这些劳动成果,孩子们拉着老师的手来到院里的走廊和大道,一起装饰起共同的家。
年1月14日春节倒计时17天
对孩子们来说,春节就是欢乐的代名词,而“爸爸妈妈”们早就为孩子们的小小愿望忙活开了。这不,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他们就张罗着为孩子们采购春节需要的各类物资。饮料和甜食必不可少,香香甜甜的草莓牛奶、香醇浓厚的巧克力棒棒糖、软软糯糯的小鱼蛋糕,这些平时不能多吃的零食,过年可要给他们准备充足。除了最基础的吃喝,玩乐的东西也不能少。杭州作为“温暖善城”,从不缺少对孩子们的关心与呵护。市慈善总会等爱心机构和企业早早地就开始联系院里,询问孩子们的需求,一大箱一大箱地往院内寄礼物,足够孩子们玩好几个月。
年1月24日春节倒计时7天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福利院家里也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扫除。“爸爸妈妈”们戴好口罩、袖套,拿好扫把便大干起来,孩子们也跟在身后化身家务小能手,拿着小抹布,桌子抹抹、窗户擦擦,年纪小的够不着窗户上面,年龄大的就会主动接过抹布,配合得可默契了。外面的冷风呼呼吹,房间里暖暖的。
年1月26日春节倒计时5天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成就了许多充满独特魅力的民俗,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院里,难免少了些民俗风情的体验感。为了弥补孩子们的小缺憾,“爸爸妈妈”们努力将民俗街搬进了今年的春节庙会游园活动中。虽然封闭在院,但是他们依然能带着孩子们一同追寻“年”的踪迹——院里的民俗街虽然远不如城市中的民俗街来得长,但是丰富有趣的民俗游戏却吸引了孩子们的所有注意力——投壶、绘制脸谱、风火轮,这些包含着最纯粹快乐的小游戏,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妈妈”们不仅教孩子们怎么玩,还会告诉孩子们这些游戏的来源,暖烘烘的不仅是孩子们动个不停的小手,更是他们小小身体中火热的心。
年1月28日春节倒计时3天
每个春节的年夜饭,都承载着一整年的情怀。由于疫情封闭,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年夜饭从欢聚在食堂变成了欢聚在组里,从桌餐变成了分餐,尽管距离拉远了,但是院里一家人的心始终连在一起。今年的年夜饭菜单,院里的食堂也早早就开始谋划起来了,厨师“爸爸”们是最了解孩子们的口味的,初拟的菜单一下子就获得了孩子们的“全票赞成”,菜单不仅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更是有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垃圾食品”——炸食。在距离年夜饭3天的日子,食堂的“爸爸妈妈”们也开始打起分的精神,订菜、备菜、提前腌制,只为让孩子们吃到最充满温情与爱意的那一口。
年1月31日除夕
春节终于到了。夜幕降临,院子里的彩灯亮起来,孩子们的小脸上也荡漾起幸福的笑容,笑声如期从每一个房间里传出来……(文/图倪舒凡)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
『春』的温暖『节』的快乐
写春联、剪窗花、写“福”字、制作灯笼、包饺子、捏汤圆……触摸冬日温暖的阳光,聆听新年快乐的笑声,在安徽省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里,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奏响了春天最响亮的乐章。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里,“妈妈”手把手教孩子包汤圆。
巧手剪窗花携手迎新年
窗花寓意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当特教老师们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张喜庆鲜艳的窗花时,小泰(化名)和他的小伙伴们兴奋地都要蹦起来了。老师准备好材料,教孩子们折纸,一张正方形的窗花纸,需要对折三次。第一次对折,小泰和其他的小伙伴们还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接下来的两次对折,小泰有点犯难,颤巍巍的小手捋了半天也不整齐。特教老师鼓励他不要放弃,握着他的小手,手把手带他一起折。下一步是“剪”,特教老师鼓励孩子们先在纸上画出各种线条和形状,然后再动手剪。几分钟之后,小泰兴冲冲地拿着他剪好的窗花给老师看,虽然有些皱,线条并不匀称整齐,但老师还是由衷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康复班组,患有四肢挛缩症的阿翠(化名)正在做精美的小“爆竹”、窗花、“福”字。她的小脑袋总是有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为什么要用爆竹赶跑年兽?”“福字倒过来是什么意思?”“虎年有真的老虎吗?”治疗师耐心地给阿翠一一讲解,阿翠一边用作品装饰教室,一边开心地说:“我感觉春节就在这里,我喜欢春节!”
当孩子们亲手做的装饰挂满教室,到处都充满了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
学会包汤圆甜蜜过新年
年是社区困境儿童、孤独症患儿小轩(化名)生命中不平凡的一年。在院里接受免费的康复训练后,小轩从孤僻、刻板渐渐愿意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课、做游戏,慢慢向他人敞开了心扉。今年是小轩家庭在院里度过的第一个团圆年,他和奶奶与院内的孩子们一起将欢乐祝福包进了饺子与汤圆中,第一次包饺子的孩子们虽然不是很熟练,但当美味的食物“跑”到孩子们的肚子里时,不仅有浓浓的年味,更有暖暖的幸福。
热闹大联欢赞颂新华章
热闹的新年少不了联欢会。学龄前的小宝贝们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睁大眼睛期待着哥哥、姐姐们的演出。表演《中国范》的孩子们虽然力量有限,但以毅力击打出的鼓点响彻云霄。在《万疆》无数次的手语学习和排练中,孩子们怀着一腔热忱,突破了肢体的限制,热烈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孩子们日复一日地练习,克服了台词表达的困难,生动地将童话剧《三只小猪》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都是中国人,会写中国字!”康教课上孩子们的书写练习在《中华小书童》中大放异彩。在《冰糖葫芦》欢快的舞步中,本次活动落下了帷幕。
人间烟火色,最是新年时。孩子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春节氛围,也加深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文/图刘雨晴张梦秋)
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
儿福年货街购物新体验
过春节,逛集市,采买年货乐开怀。虎年春节已至,院里的年货街在期盼中如期开市。春联、灯笼、中国结、福字、游戏、糖葫芦……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人群熙攘,人人流连,带入感十足。
做摊主助理,我是认真的
我是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乌鲁木齐市第中学)4年级学生小刚,我一直生活在院里。今年我竞选了“幸运骰子”摊主助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摊位,有输有赢的游戏很能考验人的心理素质。还有两个小伙伴和我一起竞争这个“岗位”,我虽然自信,但是稍微有些忐忑,因为我的竞争对手是我们班的两个学霸,不过经过我自己的一番自我评估,我在摊主经验和语言表达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果然,最后我凭借充分的竞选理由、充足的摊主经验、有条理的陈述等优势,完胜两位竞争对手,成为我心仪的“幸运骰子”摊主助理。我跟着老师一起布置摊位、确定价格、悬挂海报、准备礼品,忙碌却很开心。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学会了吆喝生意、招揽顾客、找零钱、管理摊位。希望来逛街的伙伴们能喜欢这个新的项目,能给我多捧场,做摊主助理,我可是认真的。
招揽生意,我是用心的
年货街在腊月二十三小年的这天隆重开市。听,老远就能听到《新年快乐》的欢快曲调。为了赢个开市的好彩头,我和其他摊主一起头戴12生肖面具,为逛街的顾客表演《新年祝福手势舞》,以招揽生意。每年叫座又叫好的摊位当然是糖葫芦摊位了,我也竞选过这个摊位,可是败下阵来。你瞧!小弟弟、小妹妹们在这个摊位前围成圈,每人手里一串糖葫芦,还让“妈妈”给再买一个存着,酸酸甜甜,唇齿留香。
光看不练假把式。为了吸引小伙伴们到我的摊位上来,我扯开嗓子对着糖葫芦摊位边围着的顾客开始吆喝,“新年有好运,‘幸运骰子’等着你。”这一吆喝,吃糖葫芦的小不点们乐悠悠地拉着“妈妈”过来投骰子,我的摊位一下子热闹起来。因为我的摊位上无需用钱就有奖品,前提是要用自己的钱为朋友、家人、老师完成心愿,得到“感恩有你卡”,通过小小感恩行动,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我的好兄弟小成今天就拿到了“感恩有你卡”,小成汇聚了洪荒之力掷骰子,骰子在地上滚了几圈停了下来,最后小成拿到了心心念念的SD卡,是36G的,他又可以下载好多喜欢听的歌曲了!
体验逛街,我是开心的
作为摊主助理,我会忙里偷闲请假逛街。开心棉花糖经波力海苔装点,瞬间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好看好吃,给了我双重惊喜。再看看“拍立得”摊位前,老虎玩偶被许多小朋友围住,摆着不同的pose,争着抢着和它拍照,咦!照片一眨眼的工夫就出来了,真好玩!
不过,我发现我的好朋友小峰总是要求和每一个小伙伴合影,这样自己不用掏钱就拍了很多张照片;还有成成非常想要一副耳机,赶到饰品玩具摊位前时,已经卖完了,于是寄希望于在摇骰子摊位上能够摇中耳机大奖,结果却抽到了免费化妆一次的奖卡,可是化完妆拍立得专用相纸又用完了,平时看着很坚强的男子汉伤心地哭了。老师们看到后说:成成好帅气,来我们用照相机拍一张合影吧,一会老师给你打印出来送给你啊,成成这才停止哭泣。
这可是年货街上一段小插曲哦。
我的伙伴们对年货街的购物体验都很享受,希望这种体验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到更多的社会生活趣味。(李新钰)
常州市儿童福利院
持续十八年,年夜饭温暖开席
“童老师,我煎的牛排香不香?”
“童老师,要不要试一下我做的蛋挞?”
“童老师,帮我拍张照!”
…………
常州市儿童福利院里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
除夕,江苏省常州市儿童福利院厨艺坊内暖意浓浓,孩子们正享受着福利院“爸爸妈妈”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年夜饭自助餐。除夕组织孩子们聚在一起吃一顿阖家团圆的年夜饭,是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传统惯例,这个习惯到今年已整整持续了18年。
孩子们口中的童老师,是儿福院的安保班班长童国洲。他年参加工作,当时单位名称是常州市婴儿院。几经风雨,常州市儿童福利院与常州市社会福利院合并后再独立,童国洲在儿童福利事业一线整整奋斗了41年,年10月,他将正式退休。“40多年了,我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来到院里,有的被领养,有的走上社会,有的去了社会福利院,真的很感慨。”
一家人欢聚一堂,吃一顿热乎的年夜饭,是中国春节最隆重的习俗。童国洲回忆,他刚参加工作时,孩子们数量比较多,院里受经济条件、硬件设施限制,当时除夕夜只是让食堂稍微多准备几个荤菜,在班组里和护理阿姨们吃顿略丰盛的晚餐就当过年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开始,院部决定组织孩子们吃一顿正式的年夜饭,让孩子们感受大家庭其乐融融过农历新年的仪式感。一开始的菜,也是具有常州本地特色的红烧排骨、油爆鱼、面筋塞肉、蛋饺等传统菜式。后来,逐步增加了五香牛肉、清炒虾仁、松鼠鳜鱼等更丰富的菜肴,还配上了奶茶、果汁等饮料。现在孩子们知道快过年了,都会迫不及待地问“爸爸妈妈”:“今年什么时候吃年夜饭啊?有什么我爱吃的菜吗?”大年初一,院长还会给孩子们送上压岁钱和装有零食玩具的大福袋。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今年的年夜饭改为了自助餐形式,大龄儿童亲自上阵,炸春卷、做蛋挞、煎牛排……“有我爱吃的披萨!”“哇塞,这个薯条好脆啊!”孩子们一走进餐厅,立刻被丰富多样的食材吸引了。进门的桌上摆了一盆幸福树,上面挂满了每个孩子之前写下的想吃的美食,可乐、汉堡、鸡米花、披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夹子往餐盘中夹上自己爱吃的食物,餐厅流动着喜庆的氛围与浓浓的暖意。行动不便的孩子们,在护理员妈妈的照看下,吃着笑着也一样美。(文/图贾英童寒悦)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
让孩子们成为点缀世界的最美花朵
欢乐住新家,围炉话虎年。1月26日,是南方小年,在新落成的湖南省长沙市儿童福利院里,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院里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喜庆的活动,为新年增添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装扮温暖新家园、学习春节礼仪,在簇新的校舍里重温老长沙人的年味记忆,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感恩在心内萌生
窗外寒风瑟瑟,金老师在暖洋洋的教室里组织青年班的学生们开展本学期的最后一次班会课,她鼓励同学们回顾总结过去的一年有没有让自己感动温暖的事情。略微思索后,凌凌说道:“感谢龙爸爸给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感谢院里的叔叔阿姨没有放弃我们,感谢老师们教给我们知识。”稍显害羞的丽丽低声说道:“谢谢老师们鼓励我创作,不管我的文字多么稚嫩,你们总是鼓励我写下去,我的手不方便书写,爱心人士就给我买电脑,想方设法帮我出书,谢谢你们。”……听到孩子们的感谢感恩,大家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内心充满了欣慰。
在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时常挂在院长龙环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谢谢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谢谢孩子们这么乖巧懂事”。在他的带领下,儿福工作者们每天都在向孩子们表达谢意,这也是在培养他们对朋友、爱心人士乃至*和国家的感恩之心。
感恩在行为中外化
德义是外校班三年级的孩子,他聪明好动、思维开阔,但偶尔也会给老师们带来“小麻烦”。由于他酷爱画画,院里积极链接资源鼓励他发展特长,每周六他由爱心人士彭先生接送至院外美术培训班学习绘画。一天,彭先生在车库停车时,门卫提示他需交5元钱的停车费,不巧的是他身上没有现金,正当他准备掏出手机扫码付钱时,德义立马掏出自己的零花钱帮他交了停车费,付完钱他说道:“彭叔叔,您每周风雨无阻地接送我学画画,我能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到您我很高兴。”德义的话令彭先生感动不已。
博宇是外校班三年级的孩子,他是老师、护理员们的“好助手”,看到护理员们在叠衣物,他就一起叠,看到老师搞卫生,他就帮忙拖地,看到别的老师在忙一定会探过头问:“请问需要我做什么吗?”有他在的地方,垃圾一定倒了,桌椅一定整整齐齐,地板一定干干净净。
涵涵姐姐和宇宇哥哥在寒假里帮助老师辅导弟弟、妹妹们做功课;在送孩子途中被突然关上的电梯碰红额头的胡老师被大家围着嘘寒问暖;吃到好吃的永远不忘带回来给老师分享的孩子们……他们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喜悦和热情传递给身边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不要害怕生命里的裂缝,裂缝往往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日日有小暖,感动在儿福。在长沙市儿童福利院,始终秉持着“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服务理念,让孩子们相信只要心怀善意,知足感恩,就会成为点缀世界的最美花朵。(叶雪梅)
来源:年2月9日《中国社会报》
原标题:《儿童福利院里的温暖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