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奥运赛场妈妈选手为爱而战
TUhjnbcbe - 2020/7/27 11:15:00

奥运赛场,妈妈选手为“爱”而战


在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有这样一群“妈妈选手”,她们和比自己年轻十多岁乃至和自己孩子同龄的选手们同场竞技,有的还取得了奖牌乃至金牌的成绩。为了孩子而复出,因为热爱而坚持,虽然支持她们继续站在赛场的动力不同,但是她们昂扬的斗志同样令人敬佩,她们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化身。


为白血病儿子征战奥运


“一枚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多参加比赛为了多得奖金”,这就是德国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已33岁“高龄”还活跃在比赛场上的原因。不仅仅为了祖国,不仅仅为了荣誉,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在这看似“功利”的目的背后却包含着一位伟大母亲让世界为之感动的母爱。


北京奥运会是丘索维金娜的第5次奥运之旅,33岁的她也成为历史上唯一参加了5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本届奥运会上,她获得了女子跳马银牌。


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丘索维金娜来到德国科隆,并以27岁“高龄”复出参加比赛。因为,这是她唯一能够赚钱为儿子看病的办法。


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德国被称为 “体操奶奶”。为了多参加比赛、多赢得奖金,她在这个高龄硬是重新将自己练成了一个全能型选手,有的时候在一场巡回赛中,她甚至会参加所有女子项目的比赛。


目前儿子的病已经稳定,也在练习体操。出于多年来对体操的喜爱,她本人现在也开始享受体操带来的快乐,正在考虑准备参加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神剑归来


大多数人不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击剑冠*栾菊杰远赴加拿大也是为了女儿的病情。不过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以50岁的高龄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则是因为对于祖国的热爱。为了获得奥运会资格,栾菊杰六个月没有工作,她不断的参加比赛,从亚洲打到美洲然后又到了欧洲。从最后一名打到了美洲得前两名,成功入围北京奥运会。“没有人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如果不是在我的祖国举办奥运会,我绝对不会回到赛场的,能够参赛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当栾菊杰在比赛后打出“祖国好”的旗帜时,在场的中国人都热泪盈眶。没有人在乎她的成绩,人们只会尊敬她那开始显得迟滞的步伐,哪怕她只进行到第二轮。14岁的女儿顾梦圆也是如此理解妈妈——“我不在意她的输赢,只要看见她我就觉得自豪。”


金牌妈妈谈女儿潸然泪下


冼东妹的金牌,无疑让她成为北京奥运会最强的妈妈。孩子刚出生4个月,还张着小嘴嗷嗷待哺,柔道队员冼东妹却“绝情”地给孩子断奶后离去,带着“不称职母亲”这个称谓,为再次冲击奥运冠*奋斗。


2007年1月27日,冼东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女儿刘佳慧。冼东妹觉得,作为一个女性、一位妻子,她已经没有遗憾了。但在女儿身边陪伴了4个月后,冼东妹再次听到了召唤,来自奥林匹克的召唤。2007年,广东省体育局领导找到冼东妹,希望她能再战北京奥运会。丈夫刘波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妻子,但还不懂事的孩子却哭闹起来,她才不管什么理由,就是不让妈妈离开。冼东妹考虑再三,狠心地给孩子强行断奶,重回训练房。通过近乎残忍的两个月减肥训练,她的体重下降了11.3公斤,达到52公斤级柔道比赛的标准体重。


当她终于在北京成功卫冕奥运冠*,赛后采访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女儿,在镜头面前,冼东妹谈及女儿时潸然泪下,说要补偿家人,补偿女儿。

1
查看完整版本: 奥运赛场妈妈选手为爱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