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锐眼
本周A股、港股、美股维持震荡走势,A股上证指数上涨2.38%、深成指上涨2.33%、创业板指上涨2.34%,港股恒生指数震荡收跌0.20%。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震荡收涨0.85%、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52%、标普收涨0.48%。
比较而言,A股本周表现明显强于港股和美股。
A股上市公司突破家
本周影响A股的主要有两大事件,第一件,中国央行在周二开展的亿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与此前保持不变,没有进一步降低利率,影响本周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股市承压。
第二件,周二随着上海沿浦的成功上市,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家,总市值超过77万亿,算是A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央视新闻截图)
本周总共有华文食品、上海沿浦、稳健医疗、德利股份等13只股票在A股成功上市,超过上周的10家和上上周12家。说明在实施注册制的背景下,A股的新股发行速度是明显加快的。
有人调侃说:指数都还没到点,股票先到了家。
就在本周,金龙鱼的母公司益海嘉里和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两个巨无霸纷纷成功过会,很快就会在A股正式挂牌交易。
的确,目前A股扩容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现在是家,未来可能是0家、家。客观上,这样的变化其实正在改变目前A股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行为。
9月17日,证券日报就发文称,A股市场投资者正小步迈向机构化,今年上半年居民通过购买基金间接投资股票的规模超过直接购买股票的规模,达到亿元。
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样的变化或许是不可逆的,是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大变化,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变化将会越来越难赚钱。
注册制下A股加速扩容,很多小规模、尚未盈利的公司也纷纷上市,个人投资者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分辨哪些是值得投资的、哪些是不值得投资的?也要能够分清哪些公司是投资性的、哪些公司是投机性的,甚至于有些公司可能连投机都算不上,这样的公司最好是不碰为宜!
即使是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价值股、白马股的所谓好公司,在最近也因为过高的估值遭到抱团资金的抛弃而大跌。比如,海天味业短短两周跌超20%,长春高新更是出现“崩盘式”大跌。
腾讯市值一度跌破5万亿港元
港股方面,科技股回调拖累大盘走低。上半年涨幅较大的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小米等科技股在近期持续走低。
其中,周五开盘腾讯总市值一度跌破5万亿港元,引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