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出.19点新高后,一路下行,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下探到.94点。多次千股跌停,非常惨烈。
8月18日,经过短暂反弹后的指数再次开始暴跌,如果把年6月12日到年1月4日看作一个大波段的话。
这四年半时间,上证指数从.19点跌倒了.91点,跌幅高达52.86%。
在这4年半的时间里,很多之前的大热门股跌得面目全非。
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长期滞涨的几只大白马股,却走出了逆势上涨的走势。
同期万科股价翻倍,招商银行翻倍,中国平安也翻倍。
在大盘跌幅超过50%的时候,被称为三傻的龙头均翻倍,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
我昨天在群里聊了一件事情,我们假设有两笔投资如下:这两笔投资均是三年。
第一笔投资是这三年中,每年获得20%的收益。
第二笔投资是第一年获得60%收益,第二年获得60%收益,第三年获得-50%收益。
你认为上面两笔投资哪个收益更高呢?
没错,已经算出来了:
确定性的收益的魅力,也就在这里。
我们再回到刚才说的万科、招行和平安,为什么在这4年半的熊市中,这三家公司的股价还能上涨呢?
难道是这三家公司的估值被炒作了吗?其实不是,如果稍微年长的股友都知道,我们国家对房价的调控,严格来说从年就开始了。
金融,地产,保险这些公司的估值,在金融危机之后就没有高过,由于金融危机之前把资产价格推得太高,招行、万科和平安,都是到了年才把之前的泡泡挤干净。
换句话说,年之后的三傻,已经没有任何泡沫了,但是公司还在快速增长,由于稳定的业绩驱动股价上行,所以当大盘跌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这三家公司反而逆势上涨。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三家公司的上涨幅度,几乎也等同于业绩增长的幅度,股价的上涨,公司的市盈率(估值)并没有走高,仍然处于低位。
所以这种情况下,无论大盘行情怎么样,优秀公司想跌,也跌不动了。
你看,市场并没有炒作,公司股价也会增长,也就是业绩的魅力。
当前的行情,其实是多方面的结果,最主要的还是全球货币超发的原因,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投资,所有股票的上涨,要么是受益于疫情相关行业短期业绩增长,要么是估值提升。
未来几年,也很难看到系统性的业绩增长,全球都处于经济负增长阶段,即便要恢复到一年以前的水平,也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这还仅仅是说恢复到存量的水平,要创造新的增量,需要的时间更长。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全球股市的高估值,可以一直持续吗?
没有没可能在任何一个时期,发生双杀?
我们假设有这种可能,或者假设说发生这种情况,那么,这些处在高位估值股中的海量资金,会去哪里呢?
一个10倍市盈率有稳定增长预期的公司,和一个超过倍市盈率,未来盈利预期不明朗,利润释放时间不能确定的公司。你认为资金在新的一致预期(看跌大市)的时候,会选择哪个呢?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思考。
多个维度思考,总归是没有错了。
最后,我个人的结论是。当前的万科、平安和5年前的万科、平安高度相似,当前的市场和年的市场也高度相似。
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高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低的依然在地下打滚,然而如果我们想想年后下半年发生的事情,或者看看光伏的祖师爷天威当年3年80倍涨幅之后的走势。
无论是第一波的天威太阳能,还是第二波的无锡尚德,都是妥妥的市场宠儿。
至于科技突破,京东方砸了几千个亿之后,如今还在泥潭里打滚呢。
京东方突破封锁了吗?还真突破了。
更多独家《深度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