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民花了4年时间 重修出版江山《白沙村志》
2月1日,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的阅览室里,几位村民正翻看着刚刚摆上书架的《白沙村志》。熟悉的风景、熟悉的地名、熟悉的风俗习惯……看着村里的一切被搬上了书,村民们欣喜不已。
在白沙村村委会看到了两种版本的村志。旧版村志很小很薄,只有13万字,而新版则是厚厚的一本,有90万字之多,黑色的硬壳封面上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1991年,《白沙村志》作为全国第一本村志被国家档案馆收藏。那时,曾有一个日本的文化学者看到这本书,经过多方联系,给白沙村委会写来一封信,称该书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特色和面貌,希望村里能给他寄一本过去。收到村里寄去的书后,这位学者非常感动,表示对他研究中国文化有很大帮助。
二十多年过去了,白沙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村里的3位老人主动揽下了重修村志的任务。老人们用4年时间重修出版了这本《白沙村志》,2012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
新版村志是由老人们义务手写的,69岁的毛兆丰为了写这本村志,把身体都累垮了。“这几年,他的床边都放着很高的资料,晚上要写到很晚。”白沙村书记郑日福说,毛兆丰不会使用电脑,每天都在纸上一字一句地写。他曾说过,“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把这本书写出来以后要安享晚年了,没想到新书出版了,他自己却不能下地了。
90万字的手写稿,凝聚了3位老人的心血。后来,这些手写稿被送到打字店,由打字员们录到了电脑上,并由《江山县志简编》主编毛东武编修完成。
现在,第一批出版的1000本新版村志已经被江山不少部门和白沙村村民收藏。放假回来的大学生,一有空就会跑到阅览室拿起这本厚厚的《白沙村志》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