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四点警告2022年,还有大行情吗
TUhjnbcbe - 2024/12/30 9:3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www.kstejiao.com/m/

原创刘晓博

年开年,A股表现不佳。

上证指数连跌三天,昨天更是出现了超过37个点的较大跌幅。56个行业板块里,下跌的达到44个。

不断有读者留言一季度还会有行情吗?年中国经济前景到底如何?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影响到底有多大?

今天专门探讨这些问题。

先看一篇重要文章:1月5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要应对好“四差变化”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风险》的评论员文章,就年人民币的贬值风险提出了“四点警告”!

文章不长,我截屏如下,建议大家都仔细看看。

本文的“四差变化”概括得非常好,揭示了影响汇率的几个最重要因素。

这里说的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指对美元汇率。年人民币可能贬值,原因主要是四个:

一个是美元加息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利率差优势将减少;较高的利率有利于维持本国货币强势。

二是经济增长差会减少,以前中国经济增速动辄是美国的2到3倍,年可能非常接近,美国有所提速、中国有所降速。

三是中国出口不会像年那么强劲了,替代国的产业链会有所恢复,竞争对手增加。顺差少了,人民币需求也少了。

四是金融市场会因为美联储的“急刹车”而剧烈波动,可能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

总之,《金融时报》向涉外企业喊话,小心即将到来的金融风险,尤其是汇率风险。

作为央行主办的、中国金融领域最权威的媒体,《金融时报》这样清晰、详细地提示汇率风险,是非常罕见的。这也向我们预示了,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剧烈动荡。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还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太可能出现V型反弹,L型走势可能几率更大。

文章说了,“四差”影响汇率。其中一个就是跟美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会有以前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年增长可望达到5.2%。中国的增长目标尚未公布,一般认为会在5.5%到6%之间。

鉴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再加上房地产不可能V型复苏,所以年GDP的增长目标不可能高。

更重要的是,中国开始接受中速增长。

如果是这样,那么年宏观政策的“逆周期”力度,就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这是昨天股市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两个原因也不容忽视:

消息一、年12月31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公告宣布,自年1月1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

消息二、1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案件,涉及腾讯、哔哩哔哩、阿里巴巴等企业。13个案件,每个案件涉事企业被处罚金额均为50万元。

先看第一个。

“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于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影响巨大。

这类企业的实控人,往往具有非凡的神通,可以在公司上市之前突击入股,短短半年、1年时间,实现投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值。

此前,他们可以通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可以享受核定征收个税的优惠,1个亿的利润可能只交3%的税。

查账征收后,基本上会被顶格征收45%的个税税率。

同样1个亿的利润,之前交税万,现在需要交万!

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是为了公平,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让那些通过“特殊手段”挣快钱、挣大钱的富人多交点税,天经地义。

但反过来,此举短期就构成了利空。比如对股市,这相当于加税。

不仅对于股权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对于网络直播、影视明星,都在查税。其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强化税收的第二次财富分配功能,让成本低、挣大钱、挣快钱的人多交税。

有人说:这是因为政府收入降低了,土地卖不动了,所以增加了富人的税。

这种说法不全对。按照西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政府永远不可能缺钱。缺钱了,印钞就是了。让央行购买财政部和各省发行的国债、地方债,不就行了?

中国暂时不愿意这样做。这样做有大水漫灌的效应,会让富人更得益,贫富差距加大。谁最喜欢政府多印钞?当然是富人,是有能力高额负债的人,尤其是有能力负债上万亿的人。

最近几年中国严控印钞速度,尽量避免走大水漫灌的老路。这个选择注定会难一些,但它是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对于中产、中低收入阶层来说是有利的。

这种做法,对股市、楼市的短期走势,则是不利的。

针对富人的加税,还会短期带来紧缩效应,比如奢侈品、豪华物业的销售,收藏品市场等,未来几年都很难V型反转。

从中长期看,国家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把富人的超额利润、富裕地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中低收入阶层和欠发达地区,带动各种“刚需型消费”的复苏。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利于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当然,在这类操作中要兼顾效率,不能因此显著影响了经济的活力。

再看上述的第二个消息。对互联网大平台的处罚,短期内看也是带有收缩性的政策,造成了中概股新一轮下跌。比如在昨天,阿里跌了2%、腾讯跌了超过4%、哔哩哔哩跌了超过10%。

从中长期看,对互联网大平台的限制,有利于中小互联网公司崛起,可以增加整个市场的活力。

那么,年一季度的大行情还会有吗?楼市、股市等投资机会在哪里?

现在,我们今天更确定的一点是:美联储启动加息的时间可能会提前,很有可能是从3月开始。宣布的具体时间点,应该在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

而之前,一般认为最早在6月中旬加息。

这的确会挤压上半年A股行情的空间。中国的宏观政策会受到影响,一季度出台政策的力度可能会减弱,观望的成分会加重。

美联储启动加息,对科技类、减碳、大宗商品等股票造成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之前一年热炒的生物科技、新能源、AI、半导体、减碳概念、资源股等。美股里这部分股票可能会有较大跌幅,从而带动A股里相关股票的下跌。

事实上,A股里上述板块的一些主力已经在减持了。

由于中美年宏观政策是反方向的,所以一季度A股仍然存在较大机会,尤其是传统蓝筹股的“估值修复”已经有启动的迹象。比如万科、平安、格力、海螺水泥等。

但美联储加息节奏的变化,的确会对中国宏观政策出台的节奏产生较大影响。我之前的判断是:中国经济是前低后高;A股是前高后低。

美联储若提前加息,则年的A股可能呈现“高——低——高”走势,情况将变得更复杂。中国的“逆周期政策”,也不太可能高度集中在上半年出台,而是分布在全年,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逐步回落到6.6到6.7附近。如果中美关系不恶化,人民币汇率很难逼近7。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点警告2022年,还有大行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