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在心里拥有不为涨跌所动的镇静,因为我就是和那些相信没什么好怕的人们一起成长的。
——巴菲特
价值投资最大的痛苦是,在大部分时间,你根本找不到投资的机会,所以有人说,价值投资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学不来!
坤鹏论甚至在想,巴菲特看爱书,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原因呢?
哈哈哈!
既然没有机会,那该怎么办?
我们回答可能只有三个字:忍、忍、忍。
巴菲特就属于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路数,可谓彻底的机会主义者。
没有机会时,不该出手时绝对不出手,没有把握,即使再小的投资都不赌。
在发现有十足把握的机会后,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敢出重手,敢下狠手。
“在发现我们喜欢的股票前,我们会一直等待,我们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才会行动,这就是我们的投资风格。”
有的时候,当你对某种道理融会贯通到血液之后,就会在生活中的不少地方发现它的身影。
巴菲特是一位狂热的棒球迷,他的办公室贴着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最伟大的击球手和外场手泰德·威廉姆斯的宣传画,他发现威廉姆斯的击球原则和自己的投资原则一样。
在威廉姆斯的传记《我的生活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观点是,要成一名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到一个好球才去击打。
巴菲特所持的策略也是“尽量等待那些正好落入我们‘幸运区’的投资机会。”
大凡优秀的运动员,无不是在赛场下训练最为刻苦的,他们每天枯燥地重复再重复,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时一击而中的辉煌。
巴菲特将自己打造成学习的机器不也是一种刻苦的训练吗?
当然,在棒球赛场,击球手总要出手击球,要不就得下场,但在股市上,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出手,也可以不出手,所以巴菲特说:“投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因为你永远不会被迫挥棒击球。”
前些天坤鹏论在《按这样的标准泱泱大A股没有一只股票可投》一文中,列出了最优质公司的筛选条件,结果发现,A股中没有一家符合,这个时候怎么办?降低条件吗?
人就是这样,条件一降,就会一降再降,不用别人说服,自己都会劝自己,降一点没太大关系,结果到了最后就没有了底线。
所以,坚守底线就成了人类相当难得的一种品质。
有时一等就是一天,一等就是一个月,甚至要等待整整一年,你需要耐心地等待着想要的机会。
肯定有一天,市场先生会犯下了愚蠢的错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