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大师课团队作者王臣文珍妮,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年春天,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断。所有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未来,会怎样?
很快,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都对疫情以及金融市场影响发表看法。
这当然不是两位投资大师第一次在市场关键时刻敲响警钟,事实上,大师们的“预测”哲学已经修炼了50多年,他们如何发现信号、判断趋势、修正策略?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心急,可以直接拉到文末订阅关于这个话题的史上最全记录——《大师乱世投资笔记》,复盘18位股神的5次股灾操作。
年,霍华德马克斯第一次读《证券分析》。
当时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读这本书是课后作业。
那个时候的金融市场,“成长型投资”还是个新词,对冲基金还没被普遍认可,就连“著名投资人”巴菲特也并不是人尽皆知,更别提他的老师——《证券分析》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但书中关于债券的分析,可以说启蒙了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理念。
因为时隔50年,霍华德马克斯仍然在回顾书中债券投资的方法,并将其与他所管理的橡树资本的投资方法做比对。结果显示,两个人的观点和方法不谋而合。
一定意义上,《证券分析》是年前的那场股灾——大萧条的产物,当时几近破产的格雷厄姆不得不忙于写书这份“兼职”。
《证券分析》解析了年大萧条的经验教训,被誉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投资圣经,也包括此后经历了一次次股灾的霍华德马克斯和瑞达利欧。
(瑞达利欧在年2月华尔街见闻《见面》活动中表示,影响其最大的两本金融类书籍是《证券分析》和《股票作手回忆录》)。
01漂亮50泡沫破灭——信号和规律
大萧条是上一代投资大师,格雷厄姆、费雪、利弗莫尔、巴菲特等的集体记忆。
好像一个“周期”,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漂亮50”崩盘,培育了新人们的投资理念萌芽。
年2月9日,道琼斯指数神话般突破0点。
当时,50只大盘蓝筹股被无条件热捧,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通用电气、陶氏化学、美国运通、IBM、宝丽来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
霍华德马克斯第一次感受到“漂亮50”席卷市场是在年,刚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的他在花旗银行投资研究部门暑期实习。当时花旗银行投资了大量的“漂亮50”股票。
他记得市场有一种声音甚至是“这些股票价格再高也不过分”、“鉴于这些公司的增长率,80或90的市盈率似乎也合理”。
但是后来,绝大多数公司都失败了。
那次经历,让霍华德马克斯意识到,买到好的公司和买入价格好,这两者的区别非常重要。
两年前的一次演讲中,霍华德马克斯说,自己在这行的半个世纪里,经历过一些泡沫。几乎每个泡沫都有一个相同特征,那就是人们谈论某项资产或某种资产类别时,他们会说“任何的价格都不会太高”。
“漂亮50”泡沫的破灭让整个华尔街陷入泥潭,而在纽约的另一个角落,长岛大学经济学学生瑞达利欧正用别的方式体验着这场浩劫。
年前后,他发现国际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出现上涨,美元应声贬值。当时很少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