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观点盛行。
然而我们在看彼得·林奇、查理·芒格的书时,会感觉到基金经理有些“一无是处”。对于债券型基金,彼得·林奇()认为专家管理债券基金能够获得的超额收益都不够补偿投资者申购债券基金为这些专家付出的管理费用成本。关于股票型基金,入选指数的就那些股票,而这么多基金公司买卖的也是那些股票,但基金投资业绩却比不上指数,这真是一个现代证券市场之谜(彼得·林奇,);查理·芒格先生则是打了个比方,大概的观点是,不管基金的收益率如何,都要向投资者收取固定不变的管理费,而投资者在支付了费用之后,有一半的投资者收益率会低于平均线,这条平均线(未来)完全有可能落在一般和糟糕之间。
那么在我们国内的市场里,从过去到现在,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是否大体上战胜了大盘呢?小我决定收集数据来验证一下。鉴于受众金融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此处先介绍基金投资和股票型基金的概念。基金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基金份额,而后由基金经理利用这些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管理和投资(也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当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较好时,基金净值也随之增长,投资者可在净值增长后赎回获得价差收益,也可享受分红收益。而把超过80%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的基金便是股票型基金。
上图对比了普通股票型基金在过去17年的年平均收益率与上证指数年涨跌幅情况,从这个图上我们很难看出股票型基金相较上证指数有多少明显优势,但显然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表现并不差。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数据(见下表),第二列标红数字对应的是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赢上证指数的年份,我们可以看到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在过去17年(今年暂不考虑)有14年高于上证指数。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买基金还要申购费、管理费等成本,于是我预留了3%的空间,把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于上证指数超3%的数据用红字加粗标明,结果是,收益率仍有11年高过上证指数。考虑到目前深证成指的成分股数量也比较庞大,我们把深证成指的年涨跌幅也列出,最后一列黑色字体的数据对应的是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赢深证成指的年份,数据显示,有11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跑赢深证成指。
因此,总的来说,国内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表现还是可圈可点,而那些超过平均水平的基金表现更是远超大盘,对于没有时间精力研究股票又想分享股票市场收益的投资者,购买几支表现不错的基金并长期持有确实不失为一种选择。当然,投资股票基金是有风险的,如果承受不了净值的波动,在短期内不断地申购赎回,可能会因收益抵不过申购/赎回费而亏损。投资者们如果选择投资基金,在前期要适当进行筛选(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值得投资的),可以咨询身边更专业的朋友,买入之后就耐心持有,不要因为短期波动影响情绪。
(如若喜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