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财经信息来自点金手软件终端信息,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键词:利弗莫尔
鹰眼干货分享
在资本市场中,有本书被称作年来最经典的股市必读书,它就是《股票作手回忆录》。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人都强烈推荐过,老巴甚至说:无论你读了多少书,都未必能在投资市场取得成功,但如果这本书都没读过,那么基本上就不可能成功。这本书讲的就是利弗莫尔传奇的一生,里面将人性的恐惧、贪婪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才是人生的大起大落。
利弗莫尔可以说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他的初始资金仅仅只有5美元,但到40岁时他就坐拥1亿美元的身价,甩了巴菲特几条街。他赚了钱之后的生活也是穷奢极欲、纸醉金迷,豪华舞会更是家常便饭。而《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利弗莫尔晚年所著,也许是更无所顾忌和保留,所以成就了它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讲下在利弗莫尔看来,真正的操盘术是怎么样的。
投机成功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人向利文斯顿(利弗莫尔的化名)讨教股票操盘术,但他感到很为难,因为股票控盘的手法每时每刻都在变,在他那个年代已经变化很多次了。与其研究控盘的手法,还不如去研究人性。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股市在变,但人性不会变,贪婪和愚蠢是人性里面永恒的弱点。因此,华尔街有句操盘名言:投机成功的基础原则就是人们将来会和他们过去一样,犯相同的错误。
牛市的时候,进场的人最多,这个时候不管是傻瓜还是天才都能在市场轻松赚钱,但天上掉的肯定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多数时候骗的人倾家荡产的骗局设计的都很粗糙,只要不被贪婪蒙住双眼,轻易就能辨别。比如随处在市场上可见的虚假广告:年利息20%的理财,安全稳定无风险,这怎么可能?如果真有这个好事,巴菲特很快就被赶下神坛了。再比如房子,好像傻子买房都赚钱,把钱不断的往房地产这个无底洞里面填,以为自己是在复制以前成功的经验,但只能说这还没有到结账的时候。什么样的人才叫神人?任志强算吗?他一直看多房价,房价也一直涨。但这真不算神,很可能就是碰巧运气好。毕竟他还没有看空过,房价也没有跌过。只有像利文斯顿也就是利弗莫尔,巴菲特,李嘉诚这样的,穿越经济周期,经济好的时候赚钱,在经历过多次大危机而不倒的才算真正的大师。
利弗莫尔列举了很多华尔街厉害角色的操盘手法,无非都是通过抬高价格引诱散户来接盘,然后高位派发筹码。但如果不能引诱散户,那么抬高价格就是在作死,有些经验不足的操盘手,总是设法在最高价抛出,结果往往一败涂地,这个时候散户没人跟了,空有价格有啥用,一卖就稀里哗啦跌下来,等他把货出干净了,发现不但没赚钱,反而赔了不少。
很多牛逼操盘手的做法是:先把股票炒高,接着趁回档卖出股票。炒高的目标是要给大家希望,回档的意思是给大家入场的机会。所谓千金难买牛回头,可能就是操盘手编出来的。股票很难在高位停住,特别是有巨大换手量的时候,所以如果停涨,往往就会下跌。高位放量换手,股票滞涨,很可能就是操盘手派发股票的阶段,股民要格外小心。而如果你能做融资融券,这恰恰是你放空他的标志。最好的操盘手,往往会做到,股票上涨,然后派发之后,股票还能继续往上虚涨一段。这样的表现,说明他可以安全的脱身,并足以说明它能够很好的调动股民情绪。所以当你看到一只股票越长越高,然后虽然放量,但没有以前的量大了,但还能继续涨,最后在高位筑起尖顶后马上暴跌的,那就是在半道上主力就跑掉了。最后的那波拉升,完全是散户们自娱自乐的空头支票。
一顿神操作
利弗莫尔举了一只不活跃的股票:帝国钢材,不管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都觉得它索然无味,几乎没什么流动性。有一天,帝国钢材的首脑找到利弗莫尔,要他制造股票市场,希望它能拉抬这只股票,他们有70%的股票,希望散给投资者。经过一番研究后,他觉得这个活可以干,于是提出了他的要求,那就是要10万股看涨期权。这对于双方都好,如果操盘成功,那么这是一笔很大的酬劳,而如果操盘失败这些东西一分不值。
目标一致后,利弗莫尔就动手了,他在70美元的仓位上开始建仓,但不是一下子建仓,而是一点点地加码,直到把市面上所有的流通股全部买下来。而帝国钢材那边则锁仓不卖,这样一只高控盘的股票,稍微一买就涨了起来,而只有股价上涨才是最好的宣传方式。然后市场和媒体就会主动去找关于这家公司的利好消息,所以大家懂得,拉抬之前就宣传,需要你去求着媒体,而拉抬之后再宣传,很可能是媒体天天围着你。而你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传递一个又一个消息出去,自然这些消息就会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然后市场开始变得很急切,交易员们纷纷买入,股价也就上涨更快,这时候利弗莫尔要施加一些卖压上去,让市场稳定一下。股民们显然失望了,纷纷抛售离场,而这一切都在掌控中,在合适的价位,他停止卖出,并重新买入,价格再一次上涨,在前期高点附近,会有些人抛售,但大部分人会改变主意,继续持有。而过了高点他们会很高兴,然后再踩踏,再买入拉升过前期高点。重复这个过程,每轮的低点越来越高,价格就这么从70点涨到了点,而且股票也活跃了。而利弗莫尔累积了股,均价85块,每股赚15个点利润。并且他还有10万股看涨期权,所以收益上百万,他对这次操盘甚是满意。而帝国钢材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守信用,基本面也好,买入的时候他就感觉盘子很轻,足以见得市场完全没有大资金抛压。
神人也有失手的时候
这天,另外一个人找他为石油产品公司制造股票市场,脱手10万股股票。但他觉得事有蹊跷,这次主要是牛市已经进入尾声,市场并不乐观,他还是依法炮制-拉抬股价、卖出打压,而此时利弗莫尔觉得市场仿佛已经到达极限,不再拉抬。利弗莫尔的解释是,他看不到市场的反馈,股民对他的拉抬无动于衷,如果没人跟进,你自己跟那买进卖出,那么肯定会赔钱。笨蛋才会这么干,所以他建议,不顾一切代价抛出,但他的退出建议却遭到了反对-必须继续撑盘。很快大盘就跌了,石油产品公司也一起下跌,结果自己被严重套牢,最后还是只能清盘。损失比当时大了好多。结果双方最后还是闹得不欢而散,对方一直认为,他当时要抛出,是为了自己在其他股票上的空头仓位,这让他很是恼火。
韭菜们每次都容易上当是因为他们多数都缺乏思考,特别喜欢看到账面利润,而从不去想,如何把账面利润变成真实的利润,相反一个操盘手很可能会有很多的账面亏损,但这些亏损也仅仅停留账面上,而实际上他们却把利润装进了口袋。
最后,利弗莫尔给大家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千万别信内幕消息。散户能拿到的消息多数都是操盘手们刻意散播出来,从而高位接走他手上的股票。与其相信内幕还不如去找大股东或者公司高管增持的消息,他们最了解公司,他们用真金白银买进去,远比内幕可靠地多。特别是底部的增持,说明公司价格很可能已经在价值之下,就比如18年年底的时候。如果再保险一点,不创新低了,再加上大股东增持和成交量低迷,这个股票基本上就是底部了。那么相反不创新高了,量逐渐下降但依旧很高,大股东高管又减持,这很可能就是凶兆。但大部分股民通常是牛市进入市场,然后对牛市流连忘返,最后不肯收手而亏损。操盘手对他们来了一次零存整取,而最后把锅扔给做空市场的人,而股民们更愿意相信这一切,我没有错,都是那个该死的利弗莫尔在做空!但真的是你没有错吗?
总结
以上这就是利弗莫尔的故事,他的人生差不多是三起三落,最终悟道,而利弗莫尔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股票操作中的哲理,尽管年代有些久远,规则也完全不同,但有人的地方,人性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股市的魅力,看似时代不同,但好像又从没有什么新鲜事?
温馨提示
苹果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