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是需要我们用寂寞来偿还。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有朋友问,过去三天连续喊话和规则的调整,怎么看?
首先,对于喊话和规则的调整,毋庸再去解构和分析,可以说,这是一连串反crash的操作,规格愈高,意味着问题愈严重(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逆向思考);
其次,我们可以将之视为某种程度上改善投资者预期的利好,但是,我们更应该撇开它,去观察整个宏观系统里的其他情景,如此,不至于一叶障目,在这里,梧桐提示几点fact(至于背后意味着什么,梧桐不再赘述):
1、上周五,在美中概股并未跟随周五A股,而是创了新低,
2、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仅剩37bp,为年以来月线新低,
3、GDJ9月底离场之后,至今净值未有变化(周五并未进场);
再则,有了一些认识和观点之后,最重要的是策略,这个时间窗口,梧桐推荐读一读《股票作手回忆录》,其中有一段话:
不要试图抓住最初或者最后的那1/8点,这两个1/8点,是世界上最贵的1/8点,投机客为此付出的代价,足够建一条横跨美洲大陆的水泥高速公路。
这一段话所在章节的标题叫,没有人能跟对所有的波动,你只需笑到最后即可,这或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一句话。
在投资世界,一个人的投资能力和方法、策略,其实是Ta的世界观。
也即是说,Ta是如何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包括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
《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阐述了一个投资策略的框架,由周期,到过程,到心性,到任运,到避坑。
可其实在策略的形成之前,有一个观,一个宏观,只有在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基础之上,才可能形成适切的投资策略。这就是禅宗的止观。你只有更深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只能更好地理解投资。
Soros这一生想做的应该还是哲学和他的哲学实践——开放社会,他估计自己也没想到他对社会流转的思考成就了自己的金融霸业。事实上,若是真的了悟,抱持广大的发心,比一时的得失毁誉来得重要。
宏观和策略的研究,最终都得回到人本身,目标一定是利他,去协助他人和这个世界,而不是割韭菜,充当权贵的代言人。脱离了这个,数据没有任何意义,私利没有任何意义。
回到市场。从梧桐的视角看过去,不论有没有反弹,不论反弹持续多久,这或又是一个吃饭和吃茶的故事。
人们都想在最后的两个月吃饭,不想喝西北风,可是桌上没有饭,只有彼此的口袋,就这样,一些人成了另外一些人的饭。有些人看了看,知道桌上没有饭,也不去想那些口袋,继续安住于知止的自在,吃茶去~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到: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那怎么办?
风雨不动安如山。
供参~
梧桐,晨
梧桐投觉祈悉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