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天聊聊歌尔股份
TUhjnbcbe - 2021/2/7 21:36:00
苹果最新发布了新一代无线耳机AirPodsMax,由歌尔股份独家代工,为什么呢,因为歌尔股份原名歌尔声学,本来就是做声学器件起家的。苹果选歌尔股份没选立讯精密,我估计就是看上了歌尔股份在声学赛道的经验和技术,毕竟多块钱的耳机,音质方面的要求肯定很高。今年7月份的时候,中金公司出过一份研报,名叫《五年后歌尔会成为什么样的公司?》,研报里对歌尔股份的评价是:歌尔股份是大陆电子零部件龙头之一,近年来坚持“零件+成品”战略,在无线耳机、AR智能手表等成品业务持续突破。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在AIoT硬件创新及大陆电子制造崛起两大趋势下,歌尔将成为全球性电子制造龙头之一。基于可触达的业务及客户,我们预计年歌尔营收及净利润规模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为年的4.7倍和7.5倍,5年CAGR为36.0%和49.7%。中金给了歌尔股份接近50%的净利润复合增速,如果就按照50倍估值和亿净利润计算的话,歌尔股份到年的市值将达到亿元,相比今天亿左右的市值,还有%的增长空间。中金这个饼画得太大了,对不对不好说,但是高端制造业从台系向大陆厂商转移,确实一个非常明显的大趋势。上周二晚上苹果发布的AirPodsMax,售价元,死贵(我反正舍不得买)。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么贵的耳机傻子才卖,销售肯定好不了,其实真不一定。苹果的电子消费品,都带点轻奢品的属性,AirPods一两千的售价也不便宜,照样卖出去2亿套。AirPodsMax主打高保真音质、主动降噪等功能,如果风评好,销量不是问题。苹果这些年出的东西,一开始争议都很大,吐槽的一大堆,但是最后卖得都不错,我觉得AirPodsMax大概率也不会差。大家知道一下。苹果产业链股票大的投资逻辑有两个,一个是苹果公司竞争格局的好转(产品线越来越丰富、竞争压力减小、技术实力增强),一个是苹果加工制造的产能从台湾向大陆转移的趋势明显。虽然由于国际局势或者成本优势,产能未来有可能继续转向东南亚,但是从目前来看,基本盘依然在大陆。只要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持续畅销,只要苹果产品加工产能从台湾转移到大陆的大逻辑存在,那么期间一些似是而非的利空,什么苹果贵、苹果丑、苹果握着太扎手……这些伪利空都可以适当忽略。明年AirPods销量有没有可能下滑,当然有可能;立讯精密或者歌尔股份的业绩增速会不会下滑,当然也有可能,但是这应该成为我们看空苹果产业链的原因吗?我觉得不应该。如果没有这样那样的利空存在,立讯精密或者歌尔股份,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价钱了。科技股投资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苹果产业链这种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容易受到局势的影响。不过呢,苹果公司和国内产业链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关系,苹果需要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也需要苹果提供的百万岗位。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这种联系其实更紧密了,“脱钩”的风险也更低了。从更高一点的视角看,如果苹果因为美国国内的*治压力,将产业链撤离内地,伤害中国企业的利益,那么高层对苹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友好了。美国佬这么打压华为,作为对等反制,我们对苹果下手,简直不要太合适。所以呢,苹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蠢到和自己过不起,苹果产业链在这方面依然是安全的。最后呢,无论是歌尔股份还是立讯精密,我觉得都是可以长期坚定看好的。现在的价位还可以。。。顺便提醒一下,歌尔股份近期有一个隐忧,可转债歌尔转2在12月18日会进入转股期,到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转股,或者在股债里面来回倒腾,或者歌尔股份的管理层选择行使强赎权利,这些都会导致歌尔股份的总股本扩大,从而间接影响股价表现。不过我估计影响也没多大,甚至感觉不到,反正事就这么个事。。。风险提示:别瞎买,套了别怪我,以我对你们的了解,1个礼拜都拿不住,更别说五年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聊聊歌尔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