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如果10年前或15年前买了腾讯的股票,一直拿到现在,那就是几十倍的收益啊,直接财富自由提前退休了。我记得有位投资界的大佬在公开场合也曾表示过一有闲钱就买腾讯的股票。如果真的如他所说,有这么高回报的好事,他的基金也应该就是重仓腾讯而不是在市场上到处奔走挑些小鱼小虾了。
当然很有可能那位大佬只是随口调侃,毕竟真正的投资也不是蒙眼乱投的。既然这样,让我们复盘看看,如果回到十几年前,我们手握重金,真的能做出投资腾讯的决策吗?如果真的投资了腾讯这个标的,腾讯的股票还会如现在的走势一样一路高歌猛进吗?
首先,做出投资腾讯的决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在PC时代,腾讯的即时通讯软件产品并不是第一个推出的,而且在同期市场上QQ也不是用户量最多的。在当年的资本市场上,三大门户网站风头正劲,百度有谷歌做对标也是备受追捧。那时候的腾讯只是靠着电信增值业务赚点小钱,年之前投资门户网站或者百度的收益要远远高于投资腾讯。
那么如果就是运气好在众多股票中选中了腾讯,那么能够长期持有到今天也是个极大的挑战。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在年投资了万美元占了腾讯20%的股份,并在年将持股全部出售。就是商业天赋如此出众的李家小哥在早期都没有看到日后腾讯的发展轨迹,作为普通大众又何来的信心能够持股如此长的时间。再加上市场上的热点纷繁多变,普通投资者很容易被新的热点所吸引,有道是:只有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啊。
还有就是,如果你真的买到了腾讯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腾讯股票就真的会还延续原本的走势吗?我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买了一只股票死活不涨,一旦卖出后股票如同窜天猴似的暴涨。
股票的涨跌取决于买卖双方对于股票未来的预期的不同,每一笔交易成交时买卖双方可能都在心里互道一声:XX。金融大鳄索罗斯曾经构建过这么一个假说:金融活动倾向于逼近边缘,然后再退回去。如果在接近边缘时采取审慎而克制的措施,则金融活动倾向于沿着压力最小趋势行进;如果在边缘时抱有充分的信心,则可能会促使脆弱的边缘走向崩溃。举个例子,大家是不是在很多特别没有把握的投资上收获到不错的回报,但是在很多当时看很确定的机会上损失惨重呢?
腾讯的股价之所以走出现在的形势,是因为在低位的时候大众对于腾讯是没有利好预期的,那个时候买入股票的人也大都抱着不确定的心态,包括小马哥本人当时恐怕都没想到日后腾讯能发展到今天的态势。假如说如果在十年前,大众都能看到腾讯未来十年的发展,腾讯的股票在十年前就会被炒到天价,大众不可能在那么低的价位买到。
所以说,腾讯的股票之所以走出一条十分完美的成长股的上涨曲线,完全是受了你我不买之恩啊!如果你我抱着重金在15年前买了腾讯的股票,腾讯恐怕就会走出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了吧!
花皮球论股您的赞赏激励着我们提供更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