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通神”
从前,江州有一个财主,叫金仁,家有良田千亩,金银无数,为江州首富。金仁心黑手辣,横行乡里,老百姓无不对他恨之入骨。有个年轻的书生,叫吴志,早就立下誓言:“如果我能为判使官,必先惩金仁,以平民愤。”
几年后,这个吴志果然高中,当上了判使官,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就是拿金仁开刀。金仁对吴志此举也有耳闻,知道这下没自己好果子吃了,于是见了吴志就跪倒在地,磕头讨饶:“求大人饶恕,小的有罪,小的罪该万死!”
吴志瞥一眼金仁,说:“既然你说有罪,那好,你把自己的罪行从实招来,以求得本官宽大。”
金仁一听连连叩头:“小的愿招,愿招。”他于是便从头说起,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自己做了什么坏事,一件一件,说得清清楚楚。
不过,金仁说得越清楚,吴志心里却越疑惑:哪有贼会如此不打自招的?看来其中必有文章。他朝金仁一瞪眼:“你的交代可有诈?”金仁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小的不敢。请大人明察,明察!”吴志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先回去,把刚才说的这些罪行写来给我看看。”说罢,他将金仁放回了家。
第二天大早,吴志起床,发现自己书房案上放有一帖,上写:钱三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吴志一看大怒,立即召来金仁,训斥道:“你明明罪不能赦,居然还想收买本官?”他喝令手下:“来人呀,给我将他重打五十大板!让他快快交出罪状来!”
可不成想,如此过后,第二天早上,吴志在书房案上又发现一帖,一看,上面还是那几句话,只不过钱从三万变成了五万:钱五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吴志此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姓金的家伙真是吃了豹子胆了,竟敢一而再地收买本官。他一声喝令,让传下话去,限金仁两天之内把所有罪行都交代清楚,否则绝不轻饶。
让吴志万万料想不到的是,第三天早上,他书房案上照旧放着一帖,钱从五万变成了十万:钱十万贯,随罪并呈,望大人贵手高抬,不问此案。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吴志看完帖却脸色大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浑身发抖,额上直冒冷汗。他长叹一声,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而后便把这十万贯收了起来。
夫人见状大惑不解,问他:“老爷,你既然恨透了这个姓金的,发誓若当上判使官,必先办了他,怎么如今有了办他的机会,却反而无声息了呢?前两次他给你送钱,你都怒而不收,可今日却见钱色变,如大病在身,这究竟是为何原因呀?”
吴志朝夫人摆摆手,一声长叹:“夫人,你有所不知,三万、五万贯一般,但若是上了十万,这钱便能通神了,这时候我若不收,那姓金的便会用这钱去买通上官,到那时我命将休矣”
炒股也是如此,重要的是理念和心态
钱多一定能通神?也不见得。现代社会流行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不过俗话说的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树立健康的金钱观,不仅需要社会的舆论导向,也需要每一个人的自觉自省。
当下,国人理财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那么一次好的决策真的可以让我们资本变得更多,但是往往人们在专注于短期收益,而放弃了真正的机会。
埃德温·利沃默在他的经典著作《股票作手回忆录》中说的,“华尔街的傻瓜认为他必须在所有时间都交易。对于我而言,从来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赚大钱,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吗?我一动不动地坐着。”
著名投资者吉姆·罗杰斯对做交易时的耐心做了更生动的描述:“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换句话说,除非他确定,交易看起来简单得就像捡起地上的钱一样,否则就什么也别做。
从收心、守心到修心,三者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很多情况下,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傻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然,只有不断地做减法,用规则来限制自身的欲望,一个成功者的思维、心态才能从杂多走向纯粹,从复杂走向单纯。就像着名音乐人高晓松说的: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做到这一点成功离我们就不远了。
倒锤头线
倒锤头形态出现在顶部意味着攻击受阻,因此很容易成为头部;出现在底部这代表多方试探性的向上攻击,属于试盘行为,目的就是来测试筹码的锁定程度,一旦筹码锁定良好主力就有可能向上发动一轮行情,底部也就此确立。
持续的下降趋势使当日开盘股价向下跳空,当天上冲失败以较低价位收盘,形成一条很长的上影线。这种形态决定趋势反转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是第二天的开盘,如果第二天开盘高于倒锤形的实体,潜在的趋势反转将引起空头的恐慌,这会支持股价进一步上涨,是股价发生反转的信号。
底部倒锤线底价区的倒锤子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强势K线,是汇价见底的较强烈的信号。如果倒锤子线和下影线下穿原有的低位线,则这种信号更加可靠。底价区出现倒锤子线,表明空方的掼压力已式微,虽然空方一度仍占上风,但由于低位的多方承接盘有力,空方最终败下阵来。乐于抄底的投资者可以将倒锤子线视为试探性和建仓信号,但稳健的投资者还应观察,看看是否还有其它的买入信号出现
1、倒锤子线的上影线越长,说明多方在推动股价上涨的能量就越强,该形态的看涨信号也就越强烈。
2、在倒锤子形成的同时如果成交量放大,则该形态看涨信号会更加强烈。
3、投资者可以将倒锤子线出现当日最低价设置和止损点,买入的时配合KDJ或者捕捞季节的资金大量进入。
倒锤子体线意味着市场趋势可能出现反转,所以一定要进行信号确认,该K线出现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市场下跌的力量减弱或停止,锤子线的实体部分比较短,则说明市场存在较强的做多利郎,若第二天开盘价高位实体部分,那么倒锤子线就得到确认,带便这上涨的信号的到来。
注意事项:
1、在明显的下跌趋势中出现锤子线见底信号,观望为好,要操作也只能短线轻仓介入。其后市有可能出现反抽后再次回踩,如此时有企稳迹象,在锤子线低点附近可以进行加仓操作。
2、若不是处于下跌趋势或跌幅不大,出现锤子线后反弹力度会弱一些。
3、锤头实体越小,下影线越长,止跌作用就越明显。
上面是对于稳妥的操作者而言,对于激进的操作者,当一只个股提前于大盘调整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横盘企稳,因为大盘的回调再次砸出较大阴线时,往往就是*金坑,彼时可以参考直播室的分时低点,低吸介入,一旦做对,当天就有相当不错的收益。如果做错,因为已经回调了较大幅度之后再次下跌,安全系数要比追高高很多!是跌破介入当日最低价止损,还是等待后市再次大跌后补仓都可以。
看涨信号验证:
1、倒锤子线次日的开市价向上跳空,超过了倒锤子线的实体,向上跳空的距离越大,验证信号就越强烈。
2、倒锤子线次日是出现一要阳线报收,并且它的价格均处在较高的水平。
操作策略:
倒锤头线有止跌回升的意义。它可以是阳线,也可以是阴线;其中,阳线含有的上涨暗示更为明显。如果出现倒锤头线信号的当天成交量很大,那么后期出现上涨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1)如果在出现倒锤头线后的第二天为强势的上涨行情,则表明多方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投资者可以适时买入,同时还应当把出现倒锤头线那一天的低价设为止损位,一旦股价跌破该价位,则应及时止损出局。
(2)从倒锤头线形成的过程来看,这个形态的信号强度不如锤头线明显,所以,投资者可以把它与之前或之后的K线组合放在一起综合分析,以准确研判后期走势。
(3)出现倒锤头线形态后,如果投资者担心风险,则可以观察几日,待到行情企稳后再逢低吸纳。
实战参考:
图10方圆支承()日K线走势图
如图10所示,方国支承开始出现了一波下跌行情,该股都收出倒锤头线,投资者宜注意观察该股其后的走势。
2月l0日,该股收出一根阳十字星线且该K线的实体在前一根线实体的上方,这表明后市将进入上涨行情,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在此日买进该股,而稳健的投资者,则可继续观望,等到下一交易日(2月11日)该股突破第一根倒锤头线顶端价位时再跟进该股。
市场的本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很公平,也很固执。
它不看“权威”、“权势”的脸色而行事;它也不因你是“个人投资者”而嫌弃你,它对参与者一视同仁。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还是信口开河的“谈股论金”者,在“市场”这位老师面前,都是“学生”!它按自己的脾性运行,当牛则牛,当熊则熊。“*策”可左右它一时,却不能决定它的走势。它会直面现实地告诉你:什么是“风险”,什么是“机会”;何时可进场,何时应离场;何人适炒股,何人当旁观——“市场”是一本人皆可读之却未必都能读懂的教科书l
2.市场很难预测,但有规律可循。
股市中充满着无数不可知的变数,波诡云谲,瞬息万变,诚难把握。若有人吹嘘他能准确预测所谓的“高点”“低点”,并能逃顶抄底,那肯定是“骗子”!然天下事之变动,尤其股市之运行,必有其内在规律。德国投资大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对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也许能帮助我们把握股市波动的奥秘。“一个人在街上散步,旁边是他的狗。狗总是这样,它跑到前面,但一会儿就跑回到主人身边。然后,它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了,就又跑了回来,甚至跑到主人的身后,一直是这样。最后,他们两个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当人慢悠悠地走了一公里时,狗却跑来颠去地跑了有四公里。这个人就是经济,而狗就是股市。”可见,股市总是破浪式前进,涨得多了必然跌,而跌得多了必然涨,绝不会一直涨上去或跌下去。如果投资者拥有智慧,加之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市场经验,就能从大的方向把握股市的涨跌,踏浪而行。
在“市场”这位老师面前,无论职位高低,资金多少,人市早晚,我们只能谦虚好学,戒骄戒躁,只能控制嗜欲,戒恐戒贪,只能顺势而为,见好就收。凡自以为有点“权势”,便成天寻思着做中小投资者的“老师”,随意发表危言耸听的言论,误断大盘的走势者,往往反为“市场”这位老师所嫌弃,授他人以笑柄。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错误在于自己。要做好功课,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要虚心向市场学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要及时纠错。怕的不是一次操作失误,不是一次的得失,而是错了不知道错了,不知道错在哪里,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