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用把谈判想象得多么遥远或者多么“高深”,其实我们每天可能都面临着各种谈判,让小孩吃饭、和另一半吵架、和商家讲价、去参加一场面试、和上司谈加薪等等,这些都是谈判,谈判也并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最好的谈判往往是双赢。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格兰德·卢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谈判专家,不仅曾任哈佛大学谈判小组的讲师,而且曾被奥巴马任命为美国司法部冲突解决专家,同时担任微软、惠普等企业的谈判顾问,可谓横跨*商学三界。卢姆在争议解决方面多有著述,合作过的企业包括世界强企业惠普、微软、杜邦,以及Adobe公司、红牛、美国红十字会、世界银行等。
关于本书
现在市面上很多教授谈判技巧的书,都是教我们一些谈判中的简单技巧,比如虚张声势,压低预期等等,这些书传递出来的;信息,让人们认为谈判就必须得针锋相对、锱铢必较、讨价还价。然而这本书颠覆了这些观念,作者在这本书中贯穿了一个核心主题,那就是,谈判是在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应该要共同努力,实现共赢。就像这本书的书名说的那样,这是一堂教你怎么在谈判中达成共识的“共赢谈判课”。
核心内容
每当你试图影响别人,或应对别人对你的影响时,你就在谈判。尽管谈判无处不在,我们却很少认真思考什么是谈判?怎样进行一场完整的谈判?在谈判中我们应和对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本书为你深度解析谈判的四个核心要素,谈判的四个关键阶段,以及面对对手的刁难,我们有哪些好的应对策略。通过本书你将学到,比起针锋相对地试图多分一杯羹,也许先与对方群策群力,做大蛋糕,是一个更聪明的方法。
一、谈判的四个要素
1、利益
利益是一切谈判开始的原因,也是成功谈判的基础。注意,利益不等于立场,立场是主张,而利益隐藏在立场之下,是谈判方实际的需要。在谈判中如果能意识到对方的利益点,就会多出很多切入点,而不是陷入立场之争。
在复杂的谈判中,双方会有很多利益点,会有主次轻重之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双方一定有共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及互相矛盾的利益。作者建议我们在谈判前,花些时间了解双方的利益以及这些利益的优先级,做到知己知彼。
2、方案
方案就是满足双方利益的各种解决办法。在作者看来,方案是“谈判产生价值的地方”。我们在谈判中会不自觉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对方得到了什么,我们就失去了什么。其实问题是双方共有的,需要双方充分沟通,了解各自的利益诉求,然后共同想办法,找出各种可以满足利益的方法。
在上谈判桌前,我们可以做两种准备:“最可行协议"和“最差可行协议"”。“最可行协议”就是最终理想方案的雏形。“最差可行协议”,就是“底线”,比如对方开出的条件已经比我们的“底线”还差,那么此时达成协议就没有意义了。
3、标准
因为谈判中双方援引的道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如果双方都只是强调自己的道理,自说自话,那就很难找到共识。及时引入客观的标准,比如法律、先例、类似的案例、第三方评估或者市场价格等等,可以让谈判双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