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决定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开澳门*场,转身发行“纽扣成长基金”已经两周年了。
依然清晰地记得,年初,我有好几个月,纠结于是否要真的放弃好不容易锻炼出来的扑克技术,损失一份大约金融金领的收入,去冒险做一个股票基金。
在扑克桌上,所有的付出都会当天产生收益。一天不打牌,可以说等同于白丢上万块钱。用这个时间去而做基金,几周时间的研究分析,却很可能不会产生任何收益。
可是,为了钱而去打牌,意义又何在呢?“做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为了钱工作”,在这一人生道路选择的至高标准引导下,我终究决定放下职业扑克。
同样印象深刻的,是年的暑期,我呆在拉斯维加斯RIO大酒店,一边参加WSOP(世界扑克系列锦标赛),一边在空余时间和律师及合伙人进行交流,准备基金的各项法律文件。
就这样,一个从*场走出来的基金经理,在*城准备好了一个股票私募基金的发行。
投资者
非常幸运,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投资人从4个增加到了18个(如果算上直接把钱打入我账户的至亲好友,则接近30个),资金从成立时的万港币,增长了四倍多,超过了1亿港币。
投资人中,除了自己以外,有诸多的亲朋好友,以及和我一起打扑克的兄弟、同学、朋友、和战友。当然也有在投资前素未谋面的朋友。这一份份真金白银的信任票,让我觉得做这个事情特别有意思。(意思对我来说比意义更真实)
有些人认为,运作这样一个基金,背负的不只是一个生意,更多的是你很多的亲密关系,会有很大的压力。诚然,个人资产、亲密关系都在基金这条绳上面。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过头的压力。我相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相信自己能够管理好风险。我感到的是正在经历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旅程。
两年来的表现
两年间,我们经历了年年末港股的大幅下跌,经历了年的牛市,也经历了年全球中国股票的爆跌。最终,我们为投资者带来了接近50%的回报,把几乎所有的指数:沪深,恒生,MSCIChina,标普全部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并且,我们的回撤和波动都比较有限。
特别是在年这八个月,北上深广38家国内大型股票私募全部处于亏损,只股票策略产品平均亏损10.35%,只私募基金清盘(全部来自于券商中国媒体报告)。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下,我们的投资者年内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正收益。
感恩一路
回到十多年前,我绝对没有想到未来的人生是这样的。我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工程经理,工程总监,或者是首席工程师。这所有的变化,都源自十多年前那内心的痛苦和不适。内心的感觉,驱动了着我,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选择。它控制着我人生的方向盘,走到了今天。
10年前(年8月),当我最终破釜沉舟,辞去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工作,降薪一半转行金融行业的时候,不曾想到我将花费数年的时间,才会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当时唯一确信的,是现在有的工作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在花费六年半的时间,读完两个工程学位,又在技术领域工作了四年半以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代价是相当昂贵的。但是,相比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辈子不能去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我是幸运的。
8年前(年6月),从UCLA毕业后,当我放弃留美的努力,却揣着一个对冲基金实习的offer回到上海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将很快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然而,两周之后我就意识到和老板在各种事物的认知上有深层次的冲突,这里将只是我短暂停留的驿站。
同时期,我也不曾想到,因为喜欢玩扑克,竟遇上了对我职业道路有着重大影响的贵人。
6年多前(年5月),我又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仅仅工作一年一班以后,就辞去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投资银行股票分析师的工作。
而正是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确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类型是投资决策。从08年算起,我花了差不多四年时间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事业。
自己知道喜欢是一回事,真正转行得到那样的工作则是完全另外一回事情。我在某对冲基金面试时说:“即使高盛给我卖方分析师的工作机会,我也不会去。”然而面试官的回答是极其怀疑的:“真的吗?”
在多次面试被拒以后,我开始了澳门职业扑克的生涯。令我吃惊的是,这段生涯会成为彻底从内到外给我带来巨变的旅程。
5年前,也就是年11月,我首次产生了要发行一个股票基金的想法。而当时的我,可以说,除了梦想,一无所有。(参阅:职业*徒日记回顾之十四:上上下下的两周;Ihaveadream!)
2年前,也就是年的暑期,我放弃了职业扑克这一可以说每年稳赢万的现金牛,在拉斯维加斯的Rio酒店里筹备着“纽扣成长基金”发行的法律手续。
回首看去,一个又一个主动的放弃,和选择,让我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持续前进。整个过程完美演绎了乔布斯所说的:往前看,你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