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xdshida(雪球ID)
这几天,随着A股市场的急促下跌,股民爆仓的消息雪片般飞来,一幕幕悲剧就在眼前发生了。这些悲剧的主角,并不都是普通韭菜散户,而是号称投资眼光独到的大V投资者、私募基金、上市公司老板等等。
这些被爆仓的投资者,已经失去了翻身再战的机会。我们在感慨他们的悲剧的时候,如果能够充分吸取教训,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对这一轮爆仓潮最好的纪念了。
一、数数那些已经爆仓的和正在爆仓的投资者
并非想有意揭开别人的伤疤来聚众围观。只是想通过这些案例,告诉大家爆仓有多可怕。
在著名的价值投资者论坛雪球上,有人开始自发地汇总最近爆仓或者亏损50%以上的大V名单,都是一连串非常熟悉的名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雪球或百度查看。
图片来源:雪球
比如,雪球吸粉12万的著名大V
元卫南,已经处于爆仓的边缘,甚至开始挪用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几百元来不停的补足担保。以至于有粉丝开始自发地为元先生提供支援。图片来源:雪球
再比如,雪球吸粉30多万的银行股大V
云蒙,曾经在-年的那波疯牛中,依靠自创的满仓杠杆轮动法炒银行股,实现了财务自由,并发行了私募基金。但同样的手法,在-年的大熊市中,遭遇了惨痛的亏损,云蒙基金的净值只剩下0.4元。
所幸的是,云蒙有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支持,以及杠杆比率较低,目前尚未到爆仓的边缘。
图片来源:雪球
不只是雪球上的这些大V,近几个月来,私募基金爆仓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
百度搜索关键词“私募基金爆仓”,会出现大约万个搜索结果,而排名靠前的就是曾经的私募冠*爆仓和私募基金经理跳楼。
图片来源:网络
可能大家认为,私募基金爆仓是因为看走了眼,投了错误的公司。
要这么想,您就错了。因为,最熟悉上市公司自身经营的老板和员工也爆仓了。
比如,今年6月14日,凯迪生态(.SZ,*ST凯迪)就发布公告,因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单位净值低于预警线,而大股东阳光凯迪迟迟未采取补仓措施及增信措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信托计划的一般受益人已经自动丧失其份额,成为A股首家员工持股计划“爆仓”企业。
很快,第二个被爆仓的员工持股计划出现了。
凯迪生态公告爆仓后不到10天,6月22日,智慧松德(.SZ)也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爆仓的公告。
紧接着,第三个也出现了。6月29日,康盛股份(.SZ)公告,因股价持续下跌,员工持股计划不断触及止损线,6月28日,管理人将员工持股计划全部股票卖出。
然后是第四个,7月31日,金龙机电(.SZ)公告称“成长1号”员工持股计划已被长城证券强制平仓。
到底还有多少员工持股计划等待被爆仓?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一二。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是熊市环境下不同水平的投资者的悲惨景象。
最韭菜的个人投资者会爆仓,专业的基金也爆仓,就连号称最熟悉公司实际情况的上市公司老板和员工也爆仓。
爆仓,似乎就跟懂不懂一间公司没有直接关系。
二、万千罪孽,皆由杠杆
很多人对爆仓的概念一知半解。经历过的觉得惨绝人寰,没经历过的闻之变色。爆仓到底是什么概念?
用大白话说,损失全部本金,就是爆仓。
古人云:一米之尺,日取其半,永世不竭。
意思是:只要你不加杠杆,你投的股票天天腰斩,也永远不会爆仓。
因此,爆仓的根源只有一个——杠杆。
加杠杆,用大白话说,就是借钱炒股。
盈亏同源。杠杆炒股,赚钱很快,赔钱也很块,而且会赔的干干净净。因为,借来的钱迟早是要还的,所以只要亏钱,亏得就是自己的本金,本金亏完了,也就爆仓了。
如果你的仓位中有一半是借的,那么股票腰斩,就会爆仓;
如果有7成是借的,那么股票下跌30%,就会爆仓;
如果有9成是借的,不好意思,一个跌停板,就足够你跟股市说拜拜了。
翻看雪球大V元卫男的文章,可以看到,他动用了很大比例的杠杆,另一个受尽杠杆之苦的大V云蒙专门帮我们进行了计算,结果是目前元为南的杠杆比例可能高达10倍。
10倍杠杆。意味着股价下跌10%,就会被清仓出局。这对于股票来说,是相当高的杠杆率;须知,20倍杠杆就是期货的杠杆率了。
图片来源:网络
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凯迪生态员工持股计划,也是加了杠杆之后的爆仓。
其实,不要说这些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大V,即便是享誉投资界的真正大师,在杠杆炒股面前,一样会输掉底裤,甚至生命。
我们平台就曾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杠杆抄底,谁都死》中,描述了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在年美国股灾时期由于杠杆炒股,导致财产大幅缩水、差点破产的案例。这次破产对格雷厄姆产生了巨大震动,并逐步形成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价值投资经典。也算是杠杆炒股的一点积极作用吧。
图片来源:网络;格雷厄姆
而另一名投资大师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杠杆炒股,他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华尔街投资天才,《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主角利弗莫尔,由于杠杆炒股连续破产,最后被逼无奈,只能以跳楼结束生命,留下了一句:我的人生是个失败。
中国价值投资者追捧的榜样,股神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先生,也曾经是一名杠杆投资的爱好者。在美国70年代的大熊市中,芒格管理的基金组合连续连续两年出现接近31%的亏损,相当于基金前10年一半多的盈利。
这次巨额亏损给芒格带来了巨大影响,并直接导致其解散基金,正式开启与巴菲特的合作传奇。同时,也留下了那句著名的经典: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我一定不会去哪里。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则是其始终坚持原则,“不要杠杆炒股”。可能很多朋友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巴菲特是加了杠杆的。但实际上,老巴的杠杆是下属保险公司的浮存金,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杠杆,这最多只能算无限期的免息贷款。
你看,在杠杆面前,没有人是可以幸免的,大V不能幸免,私募基金不能幸免,利弗莫尔不能幸免,就连大众张口闭口奉若神明的格雷厄姆、芒格也不能幸免。
巴菲特炒股金句,千句万句,千万不要忘了第一句,那就是:
永远要保住本金。
而杠杆炒股,就是和自己的本金过不去。
三、除了杠杆炒股,投资者还需警惕三大投资误区
杠杆炒股是导致投资者爆仓、加速失败的直接元凶。远离了杠杆,并不意味着投资就会成功。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一般会躲过那些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炒作类股票或黑天鹅股票。但是,我们往往也会深陷于自以为正确的投资误区,导致投资的失败。比如我们将要指出的三大误区,如果您不小心踩中了其中一个,迟早也难逃被收割的命运。
误区1.价值投资等于长期投资
巴菲特曾经讲过,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买入哪怕十分钟。
因为老巴的这句话,很多人直观上觉得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投资。这犯了典型的教条主义错误。
就像著名的经济学家兼股票投资大师凯恩斯所言,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去。
投资的历史可以很长,但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的投资生命却是有限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年崩盘后,直到年,才收回损失。这一步,走了将近30多年。
细细想想,人生有几个20年。我们假设一名投资者在25岁进入股市,75岁离开世界,这样投资的时间也不过50年。
假设美国是一间公司,指数代表了它的价格,如果你不小心在年买入美股,等你55岁时,你才会解套,到那时,想必你也受够了股市的摧残,人生的美好时光永远失去了。
同样道理,如果你在年买入A股,11年过去了,你还在半山腰站岗套牢,解套之路遥遥无期,而此时,你已经36岁了,人生的*金时段即将过去,你还能再坚持十年吗?
图片来源:wind;道琼斯指数图:-
如此这般的长期投资,不要也罢。
其实,老巴那句十年的真正含义,只是要告诫投资者要潜心研究一家公司,不要跟风买入,更不要追涨杀跌。
毕竟,老巴自己买的股票也没有全部持有十年。比如对IBM的投资。
误区2.价值投资等于越跌越买
巴菲特同样讲过,如果你不能承受50%的亏损,那就不适合做投资。
因为这句话,很多人认为价值投资就要越跌越买。依据是,如果你在30块时敢于买入一只股票,为什么在10块时反而要卖出呢?
道理确实如此。但在股票市场上,太过前瞻性地操作,即便长期看是对的,但在中短期内,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人类的疯狂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很多时候股价和事实的偏离会很远、持续的时间会很长,现实的惨烈可能超出想象。
比如,贵州茅台(.SH)这只A股最著名的价值投资标的,在-年,一年多的时间里,下跌了60%。如果你这样越跌越买,你的损失金额将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大,能不能熬到年后贵州茅台的牛市,还不一定。
著名的贵州茅台投资者
否极泰董宝珍,就因为越跌越买贵州茅台,基金净值最低跌到0.3元,还被迫来了一出裸奔直播。图片来源:wind;贵州茅台-年的下跌K线图
贵州茅台的案例可能还不够清醒,那么看看著名的花旗银行吧。
年金融危机后,花旗银行的股价从55美元跌到了1美元。花旗银行是标准的蓝筹股,
很多人在20元时候抄底了,被套;
10元时候抄底了,被套;
5元抄底了,被套。
1元时,已经没有人抄底了,因为抄底的都失败了。
图片来源:wind;花旗银行年的K线图
即便是贵州茅台、花旗银行这样的标准大蓝筹,如此这般的越跌越买,下场也如此惨烈。
何况占A股90%比重的垃圾股呢?比如全通教育、掌趣科技。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误区3.价值投资等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