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忆录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以梦为马,以ldquo马rdquo
TUhjnbcbe - 2021/4/22 0:39: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以梦为马,以“马”为梦——读马喆老师《估值的标尺》有感读者:青岛海蛎子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对人,对事,对书,皆是如此。3月5日拿到马老师的书以后,看到扉页上马老师的签名,很是感动,这也是这么多年第一次收到签名书。为了给我惊喜,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向编辑还特意委托马老师写了一行字——“请先生雅正”,我猜马老师应该不会想到这位未谋面的“先生”竟然是一个26岁的臭小子,而落款的时间恰好是我的阳历生日,这也是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初次相识马老师是在新浪博客上,一篇博文吸引了我,“出差途中,我偶然在首都机场书店读到了巴菲特的故事,真的就是那短短的5分钟,我竟然完全接受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跟马老师比,我已经十分幸运,在同龄人还在刷着微博热搜榜追着剧的时候,我已经走在了投资的道理上,而且我坚信方向不偏航,路在脚下,便是康庄大道。

“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在当今的证券市场,投资就是那“少数人”,就像贝佐斯问巴菲特为什么一直公开的投资原则,为什么不为人接受,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一样。这个社会是急功近利的,人更愿意把握近在眼前的事物,哪怕是昙花一现也不愿失去那花火般的刹那的璀璨,不愿孤芳自赏,不愿让本属于自己的美好付诸东流,这就是人性。正是投资无谓价值投资与其他门类的投资,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上,平时就连去超市买牛奶面包都要专挑打折的季节,心里要估算一下买的值不值,浅显的生活道理到了证券市场却变成了人生的博弈和癫狂,着实让人百思不解。

我现在用的账户是在18年启用的,伴随着我的投资之路,也不过两个年头,我接触的第一本有关证券市场的书,并不是巴菲特的思想,也不是查理芒格的智慧,而是大投机家利弗莫尔的《大作手回忆录》,书中记录了他凶险跌宕的人生,最后得知他的结局是饮弹自尽,不胜唏嘘,这本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书却没为我带来什么启发,当时想也许是自己没有开窍,忽视了书中隐藏的精髓,后来陆陆续续看了类似的书,波浪理论、均线、欧奈尔杯柄等等,不胜枚举,我也在19年尝试用书中的方法进行过交易,因为乘着当年市场行情好的东风,所幸没有亏钱,直到后来复盘,如果当初安心持有一支股票,收益会好得多,有时在夜里思考,学这些纷繁复杂毫无规律可言的曲线真是一条制胜之道么,后来因为工作岗位的调整,把账户搁置了一段时间,就在那时,马老师的博客进入了我的世界,我醒了。

“股票不是一张张被炒来炒去的纸片,也不是交易所分配的代码,而是一个个生意的股权”,马老师每一期的喜马拉雅节目都有这段话,也正是寥寥数语让我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我们投资的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付出了价格,得到了价值,因而如何用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公司的股权,这就是《估值的标尺》所阐释的道理。

“选”好公司、“等”合理价买、坚“守”长期持有,简单的一句话回答了投资中品质、估值和方法论这三要素,而长期持有也讲清了投资心理的法门,坚定不移与伟大公司共成长,做时间的朋友。我平时爱跑步,还是国家短跑二级运动员,但是工作以后,我更喜欢长跑,因为百米赛跑更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梦为马,以ldquo马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