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价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数浪下跌,股价处于较低价位,成交量极度萎缩。此后,成交量温和放量,当日外盘数量增加,大于内盘数量,股价将可能上涨,此种情况较可靠。
(二)、在股价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数浪上涨,股价处于较高价位,成交量巨大,并不能再继续增加,当日内盘数量放大,大于外盘数量,股价将可能继续下跌。
(三)、在股价阴跌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外盘大、内盘小,此种情况并不表明股价一定会上涨。因为有些时候主力用几笔抛单将股价打至较低位置,然后在卖1、卖2挂卖单,并自己买自己的卖单,造成股价暂时横盘或小幅上升。此时的外盘将明显大于内盘,使投资者认为主力在吃货,而纷纷买入,结果次日股价继续下跌。
内盘外盘*金口诀:
一、开盘三线一路走高
开盘三线走高就是在9点40分、9点50分、10点与原始起点(9点30分)相比,三个移动指数皆比开盘点高,则表明多头势力强劲,当天的行情趋好的可能性较大,一般日K线会收阳线,概率大过90%,但如果10点30分以前成交量放天量则有主力或机构故意拉高出货之嫌,如出现此情况应以减持为主,投资者要格外注意。
二、开盘三线一路走低
即9点40分、9点50分钟、10点三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9点30分)都低,则是典型的空头特征,表明空头力量过于强大,当天收阴线几率大于80%。
三、开盘三线一上二下
即9点40分、9点50分、10点三个移动点与原始起点(9点30点)相比,9点40分的移动点比原始起点高,而9点50分和10点两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低,这表明当天行情买卖方比较均衡,但空方比多方有力,大盘是震荡拉高出货的趋势
四、开盘三线一下二上
即9点40分、9点50分、10点三个动点与原始起点(9点30分)相比,其中9点40分这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低,而另外两个移动点比原始点高,则表示今日空方的线被多方击破,反弹成功并且将是逐步震荡向上的趋势
五、开盘三线二上一下
即9点40分、9点50分、10点三个移动点与原始起点(9点30点)相比,9点40分、9点50分两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高,而10点的移动点比原始起点低,这表示当天行情买卖双方皆较有力,行情以震荡为主,多方逐步占据优势向上爬行
六、开盘三线二下一上
即9点40分、9点50分、10点三个移动点与原始起点(9点30点)相比,9点40分、9点50分两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低,而另一个移动点比原始起点高,则表示空方力量大于多方,而多方也积极反击,出现底部支撑较为有力,一般收盘为有支撑的探底反弹阳线
你缺少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耐心太多的人缺乏耐心,看到股市低迷不振就止损割肉,本来只是账面的亏损变成了实际的损失。经常性的割肉止损可是加速破产的捷径啊!北上资金是聪明的资金,每当跌多了他们就进来捡筹码。
耐心等待也是投资股市赚钱的秘籍。你不需要做太多决定,一辈子只需要抓住少有的几个低迷时期的投资机会,你就能够成功致富。这里指的是在低迷的时候去买进而不是指你有能力买到最低价。其实任何人都无法企图买到最低价。
其实你不需要把投资想得太复杂。你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到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的时候投下你的重金(可以50%股票仓位),留有余地以后在下跌中继续增仓。然后耐心等到下一次股市疯狂的时候才清仓走人。一进一出就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股市赚钱的秘籍就是在这看不起眼的“耐心等待”四个字。耐心等待买进机会,耐心等待收获季节。有一个朋友在教育他的儿女投资:“成功是等出来的,十多年前买进房子出租,你能等来房子大涨五倍,现在买进股票拿分红,你会等来下一次的财富大机遇。”
罗杰斯说的一段话很值得你细细思考:“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机会,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
耐心等待市场真正完美的趋势,不要先入为主,做预测性介入。
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买进,在恰当的时候卖出。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除了设法决定如何赚钱之外,交易者必须也设法避免亏钱。知道什么应该做,跟知道什么不应该做几乎一样重要。
股票作手必须对抗内心中很多代价高昂的敌人。赚大钱要靠“等待”,而不是靠想。一定要等到所有因素都对你有利的时机。预测市场之所以如此困难,就是因为人的本性,驾驭和征服人的本性是最困难的任务。仔细地选择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操之过急,是要付出代价的。
炒好股票首要的心态就是耐心。耐心就是面对波动,有平常之心,冷静观之,不为所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心灵上最高境地的体现。耐心明显的表现是沉稳,耐心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忍住、不着急,也就是“忍耐”之心。”
耐心地空仓,等待趋势与时机
选择耐心等待市场真正的趋势,不要做预测性的介入,明白“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买进,在恰当的时候卖出。
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
如果你能避开“大洗盘”的惊涛骇浪,就能把利润带回家。
只有在市场展现强烈的趋势特性,或者你的分析显示市场正在酝酿趋势,才能放手进场。
在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我认为入场的理由有两个:
1、以自己的分析方法能判定的非常确定的趋势(能看懂的趋势)。
2、经过充分的测试与验证的“肯定的”入场时机信号。
在无法判定或趋势不具备确定性的时候,选择空仓不交易。
耐心地持仓,等待趋势的完结
趋势是有可持续性的。我的“想法”从来都没有替我赚过大钱,总是我的“坚持不动”替我赚了钱。
在多头市场里,你的做法就是买进和紧抱,一直到你相信多头市场即将结束时为止。
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我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
“顺势而为”的仓位,可能有很大的利润,千万不要轻易的“弃船”。
“截住亏损,让盈利奔跑”,耐心持仓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它的关键是怎么平仓,解决怎么平仓就可以解决耐心的持仓这个问题。
盘整背驰1、盘整背驰的讲解
说明一下,我们讲的盘整,就单纯指的无中枢而只有连续三笔的走势。如下图。
上图中,均有A、B、C三笔走势,左图为上涨类型,右图为下跌类型,其中A和C是同向走势。其力度比较方式,一是比A段和C段的长短,一般对应的是垂直距离,也就是涨跌幅度;二是二者下面对应MACD指标。若C段与A段相比是背驰的,那么,这种背驰就叫盘整背驰。
下图中,01、12、23、34、45是没有形态中枢的连续五笔走势,当然它形成了线段。23和45是同向走势,可以进行力度比较。一是可以看其*白线离0轴远近,二是可以看两段对应的绿柱面积大小,三是可以看两段最低点时对就原绿柱长短。显然,此图三者都是背驰的。那么,45段对于23段,就是盘整背驰,5这个低点,就是盘整背驰点。
下图是上涨末期的盘整背驰引发的下跌,股票名我也截出来了,自己分析吧。
2、三种可以买入的盘整背驰情况
A、急跌后的盘整背驰可以买
这种情况一般会要求前面已经存在一个下跌中枢,出中枢一笔属于急跌的,这样会使*白线远离0轴,经过一笔反抽之后,再下行一笔,创出新低,但*白线在反抽一笔过程中向0轴靠近,后面虽然仍有一笔下跌并创出新低,*白线却不创新低,最终构成盘整背驰,最低点为盘整背驰点,也是可以买入点。
B、大级别的盘整背驰可以买
上图为周线级别的图谱,23与01形成盘整背驰,然后34一笔上涨。不要小看这一笔,它是周线级别的上涨,至少得5根以上K线,相当于要涨五周,那至少也得30%以上的涨升幅度。所以,较大级别的盘整背驰点,是可以买入的。
C、回抽过0轴且先后两低点的距离较大的盘整背驰可以买
这是的30分钟图谱,01与23形成盘整背驰。且低点1和3相离较远,垂直距离就是跌幅也较大。最主要的是,12一笔的反抽,使下面MACD指标的*白线充分地回抽到了0轴附近。一般来说,*白线回抽0轴,是指与0轴越近越好,可以轻微击穿,或稍稍有一点儿距离。若离得很远,或击穿的很多,说明不是本级别的。
3、盘整背驰后的可能走法
盘整背驰多指上涨或下跌线段中有一个以上中枢的情况,当然,对于没有中枢的,也是一样的。盘背之后的可能走法,下图先给出示意图:
上图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对于下跌左半部分的两个图),我画的都是下跌线段中带有一个中枢的,对于图一来说,0这个低点是被驰点,反抽一笔后,再度创出了2的新低。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一般有下面三种情况可以引发:
(1)本级别先出现的第一个最低点(如第一个上图中的0处)虽然呈盘整背驰形态,但它在MACD指标中,如*白线只是比前面略高一些,或柱子稍短一些,并不太明显。反抽一笔后,再下来继续新低,并最终背驰,当然,它是形成下跌中枢的,再度出中枢时背驰。
(2)本级别虽然盘整背驰相对较为明显,但上一级别中*白线或绿柱长短及面积大小,表现的力度非常的强大,那么,反抽一笔后,再下来的一笔仍有新低的可能,当然,反抽时仍有形成下跌中枢的预期。
(3)大势下跌趋势非常明显,且力度没有明显减弱。当然,这是指大盘指数。A股是*策市,指数走势受*策影响较大,本来已经接近止跌的走势,可能会因为某一*策性利空而再度下跌,较多的个股,也就会跟着下跌,这也是盘整背驰点甚至于是趋势背驰点被再度击穿的原因之一。
对于图二来说,是盘整背驰后的占比较大的一种走法。0是盘整背驰点,然后上涨一笔,回试到2时不创新低,后面走出上涨线段。图二的盘背前后的走势形态,在没有学习缠论之前,也就是在以前的其他的技术书籍中,它是头肩底形态,当然,图四为头肩顶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二中12一笔下跌,有可能构成第一个上涨中枢的第一笔下,也就是说,在此处形成第一个上涨中枢。然后再向上出中枢并上涨。
对于上涨过程中出现的盘整背驰来讲,图三和图一是对应的,出现盘整背驰再度新高的原因,就是新低后再新低的相反情况,不再一一打出来了。而对话图四的头肩顶形态,也存在着形成下跌中枢的预期。如下图。不过,形成中枢的所占比率相对较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