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种物种,是和绝大多数物种不同的,人类许多许多东西,不是靠天生的,是要靠后天习得的,比如吃饭,不太需要靠学习,但是,做饭,就要靠后天的学习;奔跑,不要学习,小孩子生下来就会,但是,骑车开车,就要靠后天学习。
那么人类的职业,事业,也同样如此。
有部分职业,学习的比例就很小,比如说,流水线工人,一天即可上岗,环卫工人,半天即可上岗。复杂一点的,司机,考完驾照,就可以上岗。这个都好理解。
但是有些工作、职业,却相当之复杂,比如,律师,终身需要学习,因为,这套法律体系,很可能终身都在变化,比如,医生,终身都需要学习,因为,疾病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
投资这条路,也是一样的。
这里的危险之处在于投资理财这件事,有极大的迷惑性,我这些年来,观察到,这种迷惑性,让许许多多人吃了大亏。明明投资理财这件事,像律师,医生一样复杂,可是,门槛却比流水线工人和环卫工人还要低,并且,低得多。
你看,没有人一上来,就要去当律师的,他知道,要当律师,就要专业去学习,各种大专院校,各种律师行,都要扎实的走一遍,然后才能当律师,也没有人,一上来就要当医生的,医生的专业,是要学习5-7年的,而且,是所有科室全部要学习的,不能说,你只想学习耳鼻喉,其他的,都不学,就学耳鼻喉,然后出来就当耳鼻喉的医生,这样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需要全科学习的,学完了,还不能马上当医生,还有漫长的实习,在职学习过程。
似乎,这已经深入人心,任何正常的人,都能够理解,我要当律师,当医生,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可是,许多许多人,认为,投资理财是不用这样子的……这很奇怪,也很有趣。
你只需要一点点的钱,就可以开户,参与到证券投资的世界里面来,这个钱,少到令人发指,一台手机,一点点的钱,可能总的门槛,几千块就够了。真的比流水线和环卫工还要低,至少,你都不用出门,都不用面试,让人非常轻易的就能够瞬间和金融和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感觉,实在很棒,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加上各种网络的资讯,一下子就能让你有一种,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的错觉。瞬间就能够开始了解,参与,点评世界金融局势,美金兑人民币的涨跌,各种收购案的来龙去脉,各种期货的风云变幻,块资本也可以参与,万资本也可以参与,这种看上去的公平,民主,是及其令人容易着道的
让我们把思维拉到真实的世界。
我说说几个情况,各位想想看。
你是怎么学习骑自行车的?
这个基本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过程。我们是不是这样学习的?首先,看大人骑车,看到一定程度,最好有一个老式的那种28单车,就是脚撑撑起来之后,后轮可以空转,车子却在原地的那种,骑上去,然后,空踩,找找感觉,体会一下在自行车上的感觉,平衡,力度,高度之类的,或者有那种三轮车,骑上去,体会一下。再然后,骑上二轮自行车,后面跟着人,扶着,慢慢骑,确保不摔倒,慢慢的,慢慢的,往前骑,前面会摔几次,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骑着骑着,还不忘喊:扶着啊,扶着啊,我快摔倒了,艾玛,我要倒了~~吧唧,真的倒了,可以爬起来一看,后面早就放手了,自己已经独立骑了上百米了,这之后,就慢慢会了。再然后,就开始正式上马路骑了。
开车呢?是不是也是这样,驾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老师坐副驾驶,副驾驶还有一个联动的刹车,你就开,开着开着,前面一个人出现了,巨慌,一脚刹车踩下去,妈呀,是油门,这时候,副驾驶的老师赶紧把他的刹车踩下去。
对吧?以上场景,各位是否都经历过?
这些小事情,全人类几乎都这样来的。可是,到了投资理财这件事,就莫名的变得不一样了。我已经看过身边无数人,从来不学习投资的,但是,他就是敢投。这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各位,我说了那么多废话在骑车上面,就为了表达一个观念,没有人在不会游泳的时候,直接一个猛子往深水区扎。也没有人在不会骑车的时候,直接骑上机动车道。也没有人,在完全没有商业运营的基础上,直接拿着老本就去商场搏杀。可是,你看到了吗?就真的有人在完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用软件排排价格,一次性买入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股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投资的所有回报,几乎都来自等待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不投”。
在我们一生的投资过程中,我们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手持现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在不确定的时间段内,比如3至5年的周期里,总会等到一个或者一些完美的高安全边际的时刻。
换句话说,市场的无效性总会带来价值低估的机会,此时就是你出手的时候。就如非洲草原的狮子,它在没有猎物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草丛中慢慢的等,很有耐心地观察周围情况,直到猎物进入伏击范围才迅疾出手。
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资产都是在频繁的交易中损耗掉的。因为他们怕踏空,怕错过每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事实上,即使你所有时候都踏空了,你的收益还有0%。要知道这个市场90%以上的股民长期来看是亏损的,就凭0%的收益率,你就可以进入成功的前10%。
耐心等待正确的时机可以最大程度增加我们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你不用常常处于市场中。像埃德温·利沃默在他的经典著作《股票作手回忆录》中说的,“华尔街的傻瓜认为他必须在所有时间都交易。对于我而言,从来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赚大钱,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吗?我一动不动地坐着。”
著名投资者吉姆·罗杰斯对做交易时的耐心做了更生动的描述:“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换句话说,除非他确定,交易看起来简单得就像捡起地上的钱一样,否则就什么也别做。
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
选择的机会越多,失误的次数也就越多。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当对风险无把握时,什么也不做,只是等。这也是他连续多年保持多亿美元现金在手的原因。
对投资者来说,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莫过于自己应该在什么样的点位进入市场,进场时应该选择持有什么样的头寸以及后市应该怎样处理手中的头寸,也就是所谓的投资三步骤,但在这之间投资者却很少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还适合不适合进入?进入的时机是不是最佳?入场时的风险与收益是否成比例?特别是当以上三个问题得到否定回答时,投资者开始陷入迷茫。但当市场大幅波动时,投资者的心理开始变得浮躁,交易的冲动占据了上风,尤其是当价格波动是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时,交易的冲动再也不能克制,伴随着键盘的响声,战斗的号角吹响了。此时,交易者再也不会考虑胜败了,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手中要有仓位,不能无仓,决不能让行情的波动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者实现了盈利,其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投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分析市场走向、选择入场点位、把握出场时机等内容,休息也应是投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套用名人的一句话就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休息的是祖师爷。
休息在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休养生息;二是暂停活动以恢复体力;三是停止。而交易活动中的休息则是指停止交易、静待时机。此时休息的不是我们的脑力或者体力,而是指交易被人为地暂时停止,而人为停止交易的目的是“休养生息”。也就是要在交易停止的时间段内去冷静观察市场,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总结自己的交易方法,重新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以达到将来盈利的目标。休息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的过程、顿悟的过程、蜕变的过程、去伪存真的过程。对交易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休息的过程,而是对自己交易方法精髓萃取的一个过程,反而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通过系统地分析过去、及时把握现在,以达到准确预测将来之目的,这才是休息的本意。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投资者停止交易,“休养生息”呢?
市场处于横盘状态。对于投资者而言,市场无非处于三种状态:上涨、下跌、横盘。在市场处于上涨、下跌态势时,价格的运动具有明显的趋势性,流畅的运行轨迹使得我们只要被动地去追随市场就能实现盈利。而当市场处于横盘状态时,价格并没有出现方向性的运动,这时无论是选择做多还是做空,都带有*的成分,各有50%的概率跟对方向。那么此时,我们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选择休息,在停止交易的时间段内去冷静观察市场的动向,当市场发出信号时则积极跟进,去攫取应有利润。
市场风险不可控时。对于成熟的交易者来说,交易时放在第一位的并不是市场运行方向的研判,而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市场交易者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去的唯一并且是最为有效的工具,因此学会风险管理,才能使得自己的投资之路走得更为长远。有的风险通过交易者自身就能够控制,例如止损、止盈、入场资金的设置等等,但有的风险却不能通过自身去控制,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这时我们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避免自己在此类风险中受到重创。如何在此类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段内交易?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休息,空仓。虽然这使得我们失去了获取暴利的机会,但我们也失去了被市场淘汰的厄运。回头看看,一波牛市的行情,多少人大赚的背后,更多的人是倾家荡产。
交易不顺利时。市场如水,交易者就是游泳者,而游泳者的水性也会参差不齐,但无论水性高还是低都会有被水呛的危险。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参与市场交易也是如此,既然你参与交易,你就会有亏损的时候,多次的亏损就会使你的心态变得糟糕,以至于你不得不频繁交易,期待用更多的盈利去对冲掉亏损。可糟糕的心态会使交易更加不顺,此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忘记你以前的交易,去休息,去总结,寻找新的时机重新来过。
对于市场的交易者来说,休息时的心态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疏离的眷恋,因为眷恋不愿意疏离市场,而疏离市场的同时还在眷恋着它。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还眷恋市场,那就疏离它一段时间,不然以后你就没有眷恋它的心思了。
股市的本质和规则在任何行业,只要善于把握本质问题,成功的希望就会更大。股市的本质:这个市场不是能完全投资的市场,大家都是为套利投机而来的,投机成分太大。即这个市场是一个投机的市场,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就要以投机为主,以投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市场。在中国股市操作中,从理念上要树立和坚持以下规则。
1.风险第一规则
大部分投资者往往在如何赚钱方面考虑得多,对如何防止赔钱却想得很少。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中,控制风险应放在第一位,避免不了投机的风险,就不可能赚到投资的钱。所以,理念和方法的正确与否应以风险控制为标准。无论赚钱与否,首先要考虑怎样不赔钱,有了风险时先回避为主,宁可踏空,不冒风险,只有首先保证不亏损,才能谈得上赚钱。在大盘和个股有风险时,要先回避,应该在机会大于风险时操作。看不懂、没有把握时不做,有把握时坚决做,想把市场上一切机会都抓住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记住以下内容。
(1)赚钱概率大而风险概率小就是正确的;赚钱概率小而风险概率大就是错误的。
(2)赚钱概率大,风险概率也大,因人而异,因市场而异;在市场状况良好、个人功底深的情况下就是好的。
(3)对赚钱概率小,而风险概率同样小的,没操作的必要。
记住:股市上没有绝招,只有理念、方法、心理三者合一的相对技法。
2.量变与质变规则
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股票趋势的变化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转的根本原因是多空之间量变的转化达到了极点,之所以趋势形成后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是由于多空力量的一个释放过程。
(1)在多方力量积累(空方力量消耗)过程中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