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观念会过时、那就不足以成为观念。”
——沃伦·巴菲特
?点击收听?
大家好,这里是《敏而好学》第期,我是主播会敏。《敏而好学》是广发证券昆明东风西路营业部为更好的伴随投资者成长而推出的音频节目。在这个节目中,我们会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固定在每周五下午三点和您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们期待把这宝贵的十分钟变成您一周交易结束后的放松和学习时光。
遗产
我们现在和大家分享的经典著作是《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本最权威的有关巴菲特先生的著作,将带您走进股神的世界。在上期节目中,我给大家分享了苏珊与大家的离别,今天我将给大家分享巴菲特对自己财产的安排。
年11月,巴菲特邀请盖茨加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巴菲特计划在自己去世以后,将自己庞大的财富以每年几十亿美元的速度捐赠给盖茨基金会。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基金会得到过如此巨额的捐助。
其实沃伦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于自己而言,他希望自己在死后被捉弄的可能性小一点。早在苏珊去世以前,巴菲特就开始考虑至少将一部分钱捐赠给盖茨基金会。在长期的相处和相互了解中,巴菲特认为再也没有哪一个机构能够明白他的心愿,并且能够保证记录他的心愿的那些影像材料可以代代相传。
查理·芒格也支持这一做法。“如果最终盖茨基金管理那些资金,我不会感到吃惊。沃伦不喜欢那种爱摆架子的人,而盖茨在他看来就不是那种类型的人,况且盖茨只有50岁,而不是74岁。”
在很长一段时间,巴菲特认为钱留在他手里实现复利增长,要比直接捐出去对社会更加有益,因为这样他就有更多的钱可以回报社会。但是到年12月,在哈佛商学院的一次座谈中,他的这一看法改变了。他公开说道,他现在考虑更多的是要把这些钱捐出去。就是在那次讲座中,他后来谈到了盖茨基金会。他说比尔和梅琳达·盖茨是他最佩服的两位慈善家。他们的基金会是他见过的运作最合理、基金会*策落实得最有效的基金会。他喜欢他们不希望以宣传自己、不希望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什么大厦的风格。
经过对捐助计划和细节长达几个月的完善,年6月26日,巴菲特宣布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向其他基金会捐赠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85%——当时共计亿美元。这其中将有六分之五的部分捐赠给全球最大的基金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了世界更加美好,两位财富巨头将进行历史性的联手。他们要求自己捐赠的资金必须通过各个基金会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供各基金会维系自身的长期生存所需。
巴菲特——这位当时的全球第二富翁在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考虑为自己留下任何名利。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滚雪球”,似乎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丰富。他在捐赠的同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任何项目,没有对资金去向辅以个人意向。此前没有哪位巨款捐赠人做出过这样的壮举。正如洛克菲勒慈善顾问机构的道格鲍尔所说的:“这是全球慈善史上历史性的一刻,他为别人进行慈善捐赠树立了榜样,推出了新的标准。”
沃伦·巴菲特此举既令人惊讶又在预料之中。一位不俗的思想者、一位解决问题的能手,用自己的行动勇敢挑战慈善领域的浪费和浮夸现象。盖茨基金会得到了资金,但是必须一笔一笔的花出去——而且速度要快。他的决定非同寻常、出于自愿,有言传身教之功——自然引来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