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传达利物莫的两句话:
即能够正确判断,又能够耐心坚守,这样的人凤毛麟角——这属于最难学会的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操盘手,只有牢牢掌握这一点之后,才能赚大钱。
是不在企图抓住行情最后的18美元------或者行情最初的18美元。这两个18美元是世界上代价最高的18美元。
如果有可能,作为一个交易者,不是要把《股票作手回忆录》多读几遍,而是能够把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背下来。JK窃以为如果要为投机界选一本圣经的话,那就是利物莫的《股票作手回忆录》。
言归正传,截图说观点:
今天把股权概念疯长的逻辑交流出来:其实就是当IPO炒作了。因为股权转让,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以后市场就对未来有一种借壳上市或者引入其他主业资产的预期。你看,大部分股权转让的都是国资控股的标的,其实也符合国资改革,国企在市场经济中效率一直很低(有奶娘,缺少竞争和危机意识),经济下滑的当头这样做等于也是一种国企改革行为,位置让给有实力的民营(或其他主业的国企)。
所以这次的股权转让迎合了两个主流逻辑:另类借壳(或主业转型)、国企改革。为什么市场预期股权转让等同于IPO呢,因为大部分股权转让的公司其实根本无盈利能力了,主业衰竭等同于一个壳公司,而收购股权的未来控股股东愿意买这个壳肯定不是为了发展公司以前的主业了(否则之前的控股股东就不需要转让股权了),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和市场都是这样预期的:引入新的主业或者资产(特别是股权接盘方颇具市场想象空间的很容易就被这种预期打鸡血)。
还记得前两篇文章JK交流过的观点,市场以后就是这个格局:大部分股票毫无生气,少部分股票涨到市场不敢相信的空间。恰如今年的期货市场。市场疯狂的时候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前期的妖股确实休整了,但新的股权概念标的层出不穷。本博已经强调过无数次了,期货也好,股市的妖股要好,股权转让带来的转型或期货的限产去产能只是一条明线,暗线一直是:钱多如洪水(流动性),只要找到一个缺口,它们就会肆意。
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格局,也许该留下空间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也许当房地产日益畸形的时候,也许当货币泛滥到大家口袋里的钱日渐稀释的时候,也许当人民币贬值到7.0的时候,我们早该想到其实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恰如早来暮去,日月轮回。(决策者昨天的决策决定了今天的格局,那么今天他们会怎么做?)
(对于大家关心的美国大选,本博以为:其实他谁当选对欧美股市和A股的影响无非就是对新领导以后的财*和货币*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影响短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中长期的影响。)
杰克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