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独立发掘机会,独立自主地交易,耐心守候,密切注视危险信号,就能进入良性的思维轨道。
不论何时,只要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所说的“关键点”之后才动手,我的交易就总能获利。
这里作者着重论述了关键点入场对于交易心理的积极作用,其实用现在语言来说就是“盈利安全垫”,这足以让投资者应对后面趋势中的各种回调和洗盘。本章主要围绕“关键点”和交易的时间观念展开。
在一轮行情中,大部分市场运动发生在整个过程的最后48小时之内,这是最重要的持有头寸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一定要持有头寸,身处场内。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说最牛的投资履历是没有踏空过任何一次行情。接下来作者用了一个现在看来很简单无比的趋势交易模型介绍了关键点的概念,这可能也是技术分析的起源,而这个起源最早只是来自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
那种特征鲜明的趋势(牛市和熊市)并不经常发生—每4到5年才有一回—还好,在没有发生此类行情的时候,还有很多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轮廓分明的趋势,因此,我宁愿使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这两个词。
作者投资的时间意识的体现还表现在其对中长期行情的定性分析,划分除了系统行情和趋势行情的区别,相较于大家总是期盼的系统性普涨,作者认为大把的灵活的趋势性机会更值得把握,而且人一旦有了牛熊这种思维,应对市场变化时很难扭转和转变操作思路。这里也能看出作者是趋势交易者。
如果一位投资者能够确定某只股票的关键点,并运用关键点来解释市场动作,就能够有相当的把握建立那种从头开始一直盈利的头寸。在运用关键点来预期市场运动的时候,有一点必须始终牢记,如果该股票在穿越关键点之后没有按照应有的模式运行,就是一个必须密切注意的危险信号。
作者在这部分通过自己初次使用关键点在森蚺公司股票上盈利的经历和在伯利恒钢铁上的交易详述了关键点交易的魅力。本书第九章和第十章是利弗莫尔利确定关键点以及结合市场准则交易的具体阐述,多图表说明。
价格形态提醒你,每一场重大市场运动都仅仅是类似价格运动的重演,正因如此,一旦对过去价格动作了然于胸,你就有能力正确预期和应对即将到来的运动,并从中获利。
这里似乎又偶遇了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之一—历史会重演。后面作者也强调了记录行情(技术分析)并不总是完美无瑕,但这是他能胜任并驾驭的方法,人们只要自己找到自己记录研究判断行情的方法,总有一代新人胜旧人的机会。
会持续带领大家读经典学战法,而且是精度+实战,感觉本号内容有价值的朋友不妨请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