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齿轮不停地向前滚动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4月有余
我们对于读书的热忱依旧饱满
九院学子心中读书灯盏依然摇曳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请跟随小*的脚步
一起来重温在过去的一年中
那些属于我们的阅读故事
有那么位“可爱”的人
在图书馆找寻着自己的日升月落
钻研句读的学问
探求书籍的文脉
我校图书馆依据图书借阅量和入馆次数
评选出我校第十四届“读者之星”
(统计数据时间范围为年3月1日
至年2月28日)
他们和图书馆、和读书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来看一看小*对他们的调研吧~在位读书之星中,毕业班的同学占据了50位,他们大多霸榜“入馆次数”,他们在图书馆卯足了劲,为了毕业之后的梦想与未来!大二和大三的同学上榜数量几乎平分秋色,还有3位大一新生,在短短半学期之内共借阅了本图书,是热爱阅读的小小“书虫”!
年度入馆次数Top10徐鑫坤材料A4次林荣俊化工A次徐琳原经管A次唐家辉管理A次丁小建理A次操泽贤化工A次张贵福材料A次周江武机械A次龚丛英化工A次李乾坤材料A次是什么驱动他们经常去图书馆
是爱好?是动力?是氛围?
被采访者们给出了这些答案
材料学院A班徐鑫坤
年度入馆4次“霸榜”第一
一年内在图书馆里学习约个小时
相当于一年中的天都在图书馆
最终成功被宁波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让我们看看他和图书馆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进馆多次的内驱力是希望自己能考上硕士研究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历。
考研期间,我的作息一般是每天早上7:30左右到图书馆,除了必要的午休和吃饭,我会一直看书直到闭馆。在图书馆中,我很感谢能够碰见志同道合的研友们,我们四个人坐一起大半年,默默地相互激励彼此学习。自己想偷懒的时候,看看她们都在努力学习,我不好意思松懈。
我的数学一直不好,最先学习的科目就是数学。我从年5月时候开始看《基础三十讲》,后来到强化课的时候基础忘的差不多,又回头翻了一遍。《高数十八讲》也看了两遍,题基本上看了两遍,高数和也刷了大半本,强化课结束后开始刷题,从年的第1套数学这真题刷到21年,模拟卷反复看错题,最后的成绩比预期高了很多。我很怀恋那段在图书馆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拼搏的时光。
管理学院A唐家辉
年度进馆次数最多的大二年级同学
占榜Top4
年度进入图书馆次
我进馆一般是去写作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目前有考研的想法,这也是我未来的目标和去图书馆的内驱力。
让我在图书馆印象最深的是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图书馆之后,我才发现走廊的位置是不用预约的,这给我在图书馆自习和阅读提供了便利,也可以将预约的座位给更需要的人。给我最深的印象的一本书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也和我的专业相关,作者多次经历倾家荡产,但他的精神从不倾家荡产,他每次都能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除了股票经验之外,还有很多人生哲理鼓舞着我们。
年度图书借阅量Top10李浩辉药生A册王颐文A册吴娅玉管理A册熊颖文A1819册刘梦法A册*倩文A2023册钟花美文A册尹欣文A1905册段姝雯法A册杨可盈理B册书海浩瀚
选择困难症怎么办
读书之星年度热爱书籍类目供你参考
药生学院A李浩辉
年借阅书籍册“霸榜”第一
忙碌的学业生活中
依然平均每天阅读0.47本书籍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阅读书籍
作为理科生的他
又有着怎样的文科情怀呢
我希望通过长期的积累,能够在毕业后出版一本属于我的书籍,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发现和感悟与生活中不一样的世界,这两点是我保持读书习惯的动力。
我看书种类多样,看书看到非常喜欢的地方,会将它总结摘抄下来。我有一个专门的笔记体系,按科目分类别制作了文件夹,里面每个都存放着这个领域我的学习和感悟,目前已经有几千条。我觉得这样系统的整理对于搭建个人的知识体系有非常大的帮助,未来我有时间的话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展成思维导图的形式。目前我也在准备考研,但我觉得考研和阅读是不冲突的,考研是人生的目标,阅读是精神的养分,我通常白天看考研相关的书籍,晚上看图书馆借阅的书籍。
给我影响最大的书籍是《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跨学科的思想,在未来往往只掌握多种能力的人才更具有抗风险能力。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了解生物黑客的存在,其中有位花几百元设计出市价上万元pcr仪的科学家让我印象深刻,受此影响我开发了人生中第一个软件:“菌生万物”,并且已经取得了软件著作权。我希望未来也能成为一名具有探索精神的生物极客。
法学院A2付祖杰
入选“读书之星”的大一新生
半学期之内借阅书籍63本
进入大学的半学期内
没有选择松懈而是选择充实自己
平均每天阅读0.53本书
初入大学时,我觉得学校最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所以抱着一颗热爱和求知欲的心,我经常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正是因为热爱读书,所以养成了经常去借阅书籍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读书中我可以洞悉人性的想法,也可以认识历史的变化,指导现在与未来的生活。
我高中时是一名文科生,所以我经常借阅文史类的书籍,在阅读这类书籍时,我仿佛可以和过往的一些名人交谈,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提升自己,让我在平凡的时光里感到充实。我读书没有具体的时间段,经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空就拿出来翻一翻,积少成多。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希望自己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书籍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如日出之阳
如日中之光
如秉烛之明
受访的读书之星最喜欢什么时间段
去享受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呢
最是四月春光烂漫
春华秋实
当不辜负最美四“阅”天
快来一起打卡图书馆这十项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最近
小*还发现周围出现了书香四溢的“经典驿站”
还不知道它在哪儿?
它目前分布在校工会、
团委、学生处、部分二级学院等地
让同学们在小小的角落里
也能觅得一方广阔的天地
或许在这里,你能找到静谧的氛围
或许在这里,你能寻得志同道合的书友
看看来经典驿站内老师和同学们的感受吧
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陈勇经典驿站上的书籍都是中外经典名著。图书馆首先对三家书商提供的经典书单进行挑选。由于中外名著存在很多版本,于是图书馆馆长和几个部门主任又根据书商发来的一些样书进行了精心地挑选,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剔除。现在经典驿站书架上的书,都是经过我们再三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书目,甚至版本都是经过精细挑选的,所以还是比较符合“经典"这个要求的。经典驿站散布的地点像行*楼、校医院、学生资助中心……也都是师生读者经常要去的地方,也主要是为了增加阅读的便利。让大家能够在办事之余,等待的过程当中,也能翻一翻中外名著经典,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文学院彭佳珺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经典驿站”就像散布在校园角落里的一个个“小图书馆”,提供给心灵短暂休憩的小天堂。在师生办公学习之余,可以随手翻开一本经典,赋予碎片化时间以阅读的意义。身心沉静的同时,思想也得到升华。
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小事。“手边有书,随时‘充电’”是非常有必要的。
材料学院汪银杰
在这里的阅读体验很新奇,在这里我可以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进行阅读,这里虽然没有图书馆书籍种类多,随手翻阅却也是本本经典,很适合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泛读,下次有机会我也会和朋友们一起来“打卡”,一起享受这难得的阅读时光。
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光里
我们都可以保持读书的热忱
我们都是生活的热情作者都是生活的忠实读者达人且怡然,且自得且耕耘,且收获九江学院
采访
刘辰雨彭佳珺
数据调研
刘辰雨何逸高艺倩
文案
刘辰雨陈硕文
图片
刘辰雨李茂雅
责任编辑
刘辰雨
审核
罗维高原邵杨
部分数据来源于校图书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