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你选择好公司,你最少要持有一只股票3年或以上。
当然除非你刚好买了没多久,股价就暴涨,远远高于你的估值,或是基本面转差,未来前景不好,那才需要考虑抛售股票。
在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的《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做了一个股价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用了家公司作为样本。
他发现:
当持有股票3年,企业收入和股价的相关程度只有0.3左右;
持有5年,上升至0.~0.;
持有10年,上升至0.~0.;
持有18年,上升至0.以上。
因此,当我们持有一只股票的时候越久,股价就会越接近内在价值。
经常都能在身边听到有人说,某家公司业绩特别好,但是就是不涨,然后就证明价值投资是无效的,这种情况就是明显缺乏了价值投资者的素质之一——耐心。
大概6年前,年,我看了一个中国价值投资者李驰关于中国平安的分析,他用了3P估值(PE、PB、PEG)、计算内含价值、保费价值、还有互联网深度布局等相关分析,证明了中国平安当时的股价远远低于内在价值。
但是,李驰其实早在3年前就已经买入了,结果等了3年,中国平安的股价都毫无变化,终于到了年才开启了疯涨模式,短时间几乎涨了一倍。
当时,我年龄还小,投资技术不成熟,钱也不多,我在年的时候,我爸说给我两万块钱花花,我说不用了,你帮我买中国平安好了,没想到几个月后就翻了一倍。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没有真正的分析能力是等不到翻倍的。
当时看到中国平安已经涨了20~30%了,我爸就一直问我要不要抛,这就是属于典型的散户,见到小小收益就走人,却不知道一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我就和我爸说,起码翻一倍才抛,我爸还嘲讽我,想得美,事实上真的从买入的30块涨到了60块,最高到了81元。但是这个价格其实也依然没有高估,只是属于均值回归,到了一个合适的价格而已,依然可以继续持有。
这让我想到:
年巴菲特为姐姐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之后股价从38.25美元一路下跌了30%到27美元。
从此在每天上学的路上巴菲特都会受到姐姐的“提醒”,显然这让年少的巴菲特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和烦躁。
因此当股票终于回升到40美元的时候他立刻卖出,以此结束这段痛苦的投资。
不过,就在他卖出之后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涨到了美元。
由此可见,即使是少年时期的股神也会受到压力的困扰。而且恐怕这种外部环境、市场噪音对情绪的负面影响,即使对于成名后的投资大师们也依然构成一定的烦恼。
我相信李驰等了大概7年,终于等到了中国平安的爆发,一般人能持有5年可能是因为被套牢。
但李驰持有7年的出发点绝不是套牢,而是坚信中国平安的内在价值远远低于股价,只要耐心持有,必定有一天能够回归价值,这是价值投资者的基本素养。
以这种出发点买股票绝对不会感到焦虑,就算股价继续下跌,内心也是很开心的,因为可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一家伟大的公司。
作为价值投资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心态非常的平和,而且不用像趋势投资者时刻盯着盘子。
在炒股之余,李驰爱好写作,他分享关于投资心得的文章,达到万的点击量,并被他整理成一本书出版;他爱好旅行,曾经到过60多个国家,跟罗杰斯一样在旅途中思考投资方向,用他的书名来说,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而他也曾经用7年去坚守一只股票并获得超额回报。
此外,我们也不适合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一只股票上,就算你认为中国平安再有潜力,你也应该考虑适度的分散。
对于一般都在者来说不要低于持有3只股票,也不要超过10只,取决于你对股票的信心和承受风险能力的程度。
最后,如果你是个初学者,很多事情在股市上没有经历过都不会明白,那你就直接多看几本书,照着大师做就可以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更多文章:港股打股港股打新全攻略优惠开户
别再买余额宝了新债玩法
分享一个赚零花钱的方式
理财书籍
“财务自由”终极书单:从入门到终极
保险推荐
性价比超高的重疾险
-END-
点击